
作者:黄永林著
页数:10,316页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9008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功能价值、传承保护和资源转化等论题进行现代阐释,涉及历史文物、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有:三星堆青铜直目人面像的历史文化意义、故事的起源、重阳节的传承与重构、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价值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等问题。大部分内容曾以论文的形式先后发表在《光明日报》《社会主义研究》《民俗研究》《文化遗产》等报刊上,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以及国内重要网络媒体转载,或被有关论文集收录,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简介
黄永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网络文化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0多项。出版著作30多部,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2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曾获文化部创新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中国民间文学学术著作奖、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奖(集体项目)、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项目)等20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章 文化遗产
第一节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第二节 三星堆青铜直目人面像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二章 民间文学
第一节 故事的起源
第二节 神话“元叙事”与中华文化“元基因”
第三节 民间荤故事的功能价值与文化意义
第四节 荆河戏的文化渊源与传承发展
第三章 民俗文化
第一节 中秋节的创新与动力
第二节 重阳节的传承与重构
第三节 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村规民约的治理功能
第四章 城市文化
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价值建构
第二节 中国城市建筑的审美异化
第五章 农村文化
节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的现代性探索
第二节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当代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五节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
第六节 乡村文化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七节 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意识建构与作用发挥
附录:黄永林:在文化与经济之间构筑高地
第一节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第二节 三星堆青铜直目人面像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二章 民间文学
第一节 故事的起源
第二节 神话“元叙事”与中华文化“元基因”
第三节 民间荤故事的功能价值与文化意义
第四节 荆河戏的文化渊源与传承发展
第三章 民俗文化
第一节 中秋节的创新与动力
第二节 重阳节的传承与重构
第三节 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村规民约的治理功能
第四章 城市文化
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价值建构
第二节 中国城市建筑的审美异化
第五章 农村文化
节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的现代性探索
第二节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当代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五节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
第六节 乡村文化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七节 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意识建构与作用发挥
附录:黄永林:在文化与经济之间构筑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