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封面

作者:李宗桂等著

页数:534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42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2JZD003) 的研究成果, 紧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展开探讨, 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框架体系和历史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优秀传统文化发生积极作用的社会机制, “现代价值”的本质要求及其标准,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 是一部厚重而有分量的学术论著,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李宗桂,男,1952年生,四川人。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表彰的“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文化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首席专家。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理事、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之一),《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Chartridge Books Oxford ,2015年,“中化学术外译项目” ),《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探讨》《当代中国文化探讨》《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主编《“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丛书》;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有的著作被译为韩文和英文出版。主持国家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澳门政府文化司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文化研究课题近20项,获得国家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著曾获得包括“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等。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与“中国特色”的历史依据,是解决当今世界共有难题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那么,在我们当下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体现何在?如何认知、如何转化创新? 本书是作者主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03)的研究成果,紧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展开探讨,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框架体系和历史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优秀传统文化发生积极作用的社会机制,“现代价值”的本质要求及其标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是一部厚重而有分量的学术论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何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类别划分式和内容列举式理解
二、衡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第三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
一、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近现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
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凝练与体系构建
一、众妙皆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凝练
二、道洽政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开展
三、继往开来: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思考
第一章 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天地君亲师”:儒家精神信仰思想的现代转化
一、敬畏天道:尊天思想的合理性及其现代转化
二、感恩自然:尊地思想的合理性及其现代转化
三、爱国重民:尊君思想的现代转化
四、尊亲爱人:孝道传统的现代转化
五、尊师重道:文化传统的承传及其现代转化
第二节 “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立己立人:仁道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见利思义:道义思想的现代价值
三、有礼则安:明礼思想的现代价值
四、尊德问学:明智思想的现代价值
五、忠信为宝: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三节 “恭宽信敏惠”:儒家治国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恭己正人:恭敬思想的现代启示
二、宽则得众:宽政思想的现代启示
三、取信于民:守信思想的现代启示
四、敏则有功:勤政思想的现代启示
五、因民所利:惠民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二章 道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合理内核
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二、“以反求成”的辩证思维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四、“逍遥自适”的人生观
五、“唯道是尚”的批判观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顺物自然——化解环境困局
二、返朴归真——克服文明异化
三、逍遥自适——超迈功利人生
四、齐物思维——建构多样性文化生态
第三章 墨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前期墨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一、“兼爱交利”的功利导向
二、“攻伐不义”的和平理想
三、“尚贤使能”的平等诉求
四、“俭节则倡”的节约主张
第二节 后期墨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一、“察类明故”的论辩逻辑
二、“问故观宜”的科学精神
第四章 法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合理内核
一、“世异备变”的变革精神
二、“强国利民”的政治目标
三、“以公制私”的价值取向
四、“缘法而治”的法治精神
第二节 法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变革精神的现代转换
二、法治理念的本土资源
三、“因势利导”的现实取向
四、“工具理性”的现代启示
第五章 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佛家思想的合理内核
一、众生平等
二、戒恶行善
三、自度度人
四、因果报应
第二节 佛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心灵安顿
二、宽容意识
三、慈悲情怀
第六章 仁爱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仁爱精神的历史内涵
一、孝悌为仁:亲亲之爱
二、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三、克己复礼:为仁之方
四、民胞物与:仁者境界
第二节 仁爱精神的现代价值
一、孝悌精神:现代家庭关系的价值支援
二、忠恕之道:人(他)我关系的黄金规则
三、克己复礼:身心和谐的二重机制
四、万物同体:生态伦理的最高境界
五、仁爱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七章 刚健自强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刚健自强精神的历史内涵
一、道德自信
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三、参赞天地,化育万物
第二节 刚健自强精神的现代价值
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自作主宰的主体意识
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第八章 以民为本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以民为本思想的历史内涵
一、民为邦本、民水君舟
二、得民之道、用民之法
第二节 以民为本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传统支撑
二、“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九章 家国情怀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家国情怀的历史内涵
一、忠孝一体
二、淑世精神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节 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
一、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的心理基础
二、共同体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第十章 礼法融合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礼法文化的历史内涵
一、援礼人律——道德的律法化
二、依礼行律——法律的道德化
第二节 礼法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合理道德与司法判决
二、道德良知与道德法则
三、亲情伦理的法文化价值
第十一章 贵和尚中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贵和尚中的历史内涵
一、中和本于道
二、和而不同
三、以中致和
第二节 贵和尚中理念的现代价值
一、和谐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二、中道:实现和谐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十二章 大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大同理想的历史内涵
一、天下为公——中国文化“轴心期”的大同理想
二、大同理想在传统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三、近代中西文明的撞击和传统大同理想的嬗变
第二节 “大同”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
一、“大同”理想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资源
二、“大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动力
第十三章 近代优秀文化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优秀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传统价值体系的构成
二、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
三、近代价值观念的创生
第二节 近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理念
一、民族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
二、改革与革命精神
三、科学与民主精神
四、平等与自由精神
第三节 近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地位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近代内涵
二、近代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十四章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民族文化认同与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一、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家园的内涵及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文化主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源头活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桥梁与“中国特色”的历史依据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桥梁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资源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历史依据
第三节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一、当代世界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面临着难题
二、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
三、中华文明能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主题词索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