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慢水:灾异时代我们如何与水共存

封面

作者:[美] 埃丽卡·吉斯 著,左安浦 译

页数:448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131116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什么经济再发达的城市,似乎对城市内涝也束手无策?甚至越发达洪水越严重?
为什么同一块地方在不同时段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愈演愈烈?
环顾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与水共存的成功模式?
《慢水》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如何与周围的生物互动,也探索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和教训。
综合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各领域学者和工作者的观点,引介全球各地正在兴起的“慢水”运动,埃丽卡·吉斯在本书中发出预警,我们当前的城市化建设普遍采取让水加速离开地表的思路,选择排挤和侵占而非给水留出空间,这会引发深重的灾难:我们会缺少地表水、破坏湿地生态、增加碳排放,洪水会淹没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据的地方。我们付出巨量的经济、生态代价和人员伤亡,获得了控制水的假象,但事实上,水会赢到最后。
而当我们关注水自身的需求,让渡空间,遵循水的本性,让水恢复到自然慢速阶段,我们能够获得保障用水、减少洪涝、改善环境和气候等方方面面的裨益。

作者简介

[美]埃丽卡·吉斯 (Erica Gies)——著

埃丽卡·吉斯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独立记者,她为《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自然》《大西洋月刊》《美国国家地理》《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连线》等杂志撰写了大量有关水、气候变化及生物的文章。

左安浦——译

自由译者、书评人,致力于普及常识和新知,热爱关于书的一切。

相关资料

本书值得国人、特别是涉水专家和决策者放下对水的傲慢,认真品读和思考。我期望它能推动治水理念的变革。

——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景观设计师

我们在气候不稳定的时代试图控制水,带来的是什么结果?本书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迷人的考察。从加利福尼亚的中央谷地到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沼泽,无论我们是筑坝、引水还是加盖混凝土,结果都是一样的:在我们不想要它出现的地方有太多的水,而在需要它的地方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水。吉斯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需要考虑水想要什么。

——《芝加哥论坛报》

大约一百年来,我们的文明一直在开发让水加速流走的方法。日益频繁和严重的洪水和干旱导致了更高的堤坝、更大的排水管和更长的沟渠。然而我们开始认识到,不断增加控制水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反倒在加剧这一问题。埃丽卡·吉斯的新书《慢水》关注水的缓慢流动,这基本上是大自然的方式,它可以吸收洪水,为干旱蓄水,为自然系统提供养分。

——《圣巴巴拉独立报》

没有什么自然力量能比水更有力地塑造人类的冒险,原因很明显,我们离不开水。我们所谓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水的文明化——主要是给它施加限制。在这个波光粼粼的、流动的、横跨全球的叙事中,吉斯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为什么水总是赢家,尤其是在面临破坏性气候变化的、城市化的世界中。借助来自中国“海绵城市”设计师、海狸等群体的指南,她也揭示了解放水如何反过来解放我们。

——安德鲁·雷夫金,前《纽约时报》记者

为了让我们重新投资于她的“慢水”技术,吉斯提供了兼具洞察力、知识密度与说服力的论证。她认识到,“慢水要求我们调整对水这种重要化合物的态度,从商品或工业投入,变成伙伴、朋友、亲人、生命”。最终我们需要“让水如其所是”,因为“事实证明,控制是虚幻的”。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本书特色

为什么经济再发达的城市,似乎对城市内涝也束手无策?甚至越发达洪水越严重?

为什么同一块地方在不同时段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愈演愈烈?

环顾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与水共存的成功模式?

《慢水》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如何与周围的生物互动,也探索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和教训。

综合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各领域学者和工作者的观点,引介全球各地正在兴起的“慢水”运动,埃丽卡·吉斯在本书中发出预警,我们当前的城市化建设普遍采取让水加速离开地表的思路,选择排挤和侵占而非给水留出空间,这会引发深重的灾难:我们会缺少地表水、破坏湿地生态、增加碳排放,洪水会淹没城市,回到它最初占据的地方。我们付出巨量的经济、生态代价和人员伤亡,获得了控制水的假象,但事实上,水会赢到最后。

而当我们关注水自身的需求,让渡空间,遵循水的本性,让水恢复到自然慢速阶段,我们能够获得保障用水、减少洪涝、改善环境和气候等方方面面的裨益。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慢水润万物_ i

引 言 _ ix

第一章 陷入混乱 _ 1

第二章 地质时期的水:古河流如何帮助缓解干旱 _ 27

第三章 从巨坝到微生物:水和小生命的关系 _ 63

第四章 河狸:最早的水利工程师 _ 109

第五章 在现代印度恢复历史上的水知识 _ 149

第六章 播种水:在古代秘鲁,水如何塑造文化 _ 179

第七章 让洪泛区成为洪泛区:工业时代的解药 _ 215

第八章 为了未来的人类:在肯尼亚保护水塔 _ 253

第九章 沉积物的旅程:当淡水遇上盐 _ 289

第十章 我们的共同未来:与水共生 _ 325

致 谢 _ 362

注 释 _ 36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慢水:灾异时代我们如何与水共存》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2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