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肺与重症康复

封面

作者:戴若竹、周伟倪、丁荣晶

页数:9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26239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从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介绍心脏康复的基础知识,让读者从宏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心脏康复,从解剖生理学开始,立足心肺康复评估、治疗措施,达到基础与临床的互通.第五、六部分则针对常见心肺疾病、重症康复进行微观说明,通过对不同疾病进行分析,在治疗的具体疾病中学习、体会和应用心脏康复的不同处方。系统了解心肺康复物理治疗基本技术;在目前现有书籍文献基础上,梳理规范心肺康复五大处方;对常见心肺疾病预防与康复提供标准化建议。

作者简介

戴若竹,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国家卫健委CDQI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培训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委、心脏联盟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委、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副会长,省慢病(冠心病)管理中心副主任。多个杂志审稿人、《中国康复》编委、《心血管病康复医学》常务编委。

本书特色

系统了解心肺康复物理治疗基本技术,梳理规范心肺康复过程。
一本普及心肺预防与康复的小白书,覆盖基础到临床的工具书

目录

第一部分 呼吸循环系统的解剖功能学
第一章 心肺康复一体化的现状与展望 ………………… 3第一节 心肺脏器一体化 ……………………………………….. 3第二节 心肺康复一体化的现状和挑战 ………………….. 5第三节 心肺康复一体化的展望 …………………………….. 7
第二章 以运动治疗为基础的物理治疗实践………. 12第一节 心肺康复常用的运动治疗种类与目的 ……… 12第二节 运动治疗的安全性 ………………………………….. 17第三节 运动治疗的效益 ……………………………………… 21
第三章 物理治疗学基础——心肺系统的 氧运输………………………………………………………… 28第一节 氧气运输的基础与途径 …………………………… 28第二节 氧气运输途径的步骤 ………………………………. 36第三节 影响氧气运输的常见因素 ……………………….. 38
第四章 肌肉活动与运动反应……………………………….. 41第一节 肌肉活动和能量来源 ………………………………. 41第二节 运动生理 ………………………………………………… 43第三节 运动反应 ………………………………………………… 45
第五章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 49第一节 胸腔解剖生理学 ……………………………………… 49第二节 呼吸道和肺的解剖结构 …………………………… 53第三节 呼吸生理 ………………………………………………… 55第四节 气体交换 ………………………………………………… 60第五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62第六节 呼吸控制 ………………………………………………… 66
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71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结构 ……………………………………… 71第二节 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 ……………………….. 75第三节 心脏循环和心脏输出量 …………………………… 79第四节 血管生理 ………………………………………………… 83
第七章 常见心肺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 临床症状 ……………………………………………………. 90第一节 高血压 ……………………………………………………. 90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92第三节 心力衰竭 ………………………………………………… 94第四节 心律失常 ………………………………………………… 97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98第六节 呼吸衰竭 ………………………………………………. 100
第八章 心肺系统常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103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常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103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实验室检查 ………………. 109第三节 心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检查 ………………..111

第二部分 运动处方的原则、制定与效果评估
第九章 心肺疾病规律体力活动和(或 运动的益处………………………………………………..115第一节 心肺疾病运动康复获益的循证医学证据 ….115第二节 不同运动方式对心肺疾病的运动康复 效益 ……………………………………………………… 120
第十章 运动前健康筛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
危险分层 ………………………………………………….. 123第一节 运动前健康筛查 ……………………………………. 123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分层 ……………………… 130
第十一章 健康相关体适能的测试和分析…………. 132第一节 体适能相关术语概述 …………………………….. 132第二节 健康相关体适能测试与分析 ………………….. 134
第十二章 临床心肺运动测试和肺功能评定…….. 147第一节 临床心肺运动测试 ………………………………… 147第二节 心肺运动测试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 152
第十三章 心肺运动处方的制定 …………………………. 154第一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 154第二节 个体化运动处方制定 …………………………….. 156第三节 不同康复时期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 157第四节 心肺疾病处方的制定原则 ……………………… 158
第十四章 有氧运动计划和效果评估…………………. 165第一节 心肺疾病患者有氧运动计划的制订 ……….. 165第二节 心肺疾病患者有氧运动的效果评估 ……….. 170第三节 特殊人群心肺疾病的有氧运动处方 ……….. 172
第十五章 抗阻训练计划和效果评估…………………. 177第一节 抗阻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 177第二节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制定 …………………………. 179
第三节 效果评估 ………………………………………………. 184
第十六章 柔韧性训练计划和效果评估 …………….. 188第一节 抗阻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 188第二节 柔韧性训练 …………………………………………… 191
第十七章 呼吸肌力评估、训练和效果评估…….. 194第一节 呼吸肌力评估 ……………………………………….. 194第二节 呼吸肌训练 …………………………………………… 200第三节 呼吸肌训练效果评估 …………………………….. 203
第十八章 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 208第一节 运动相关的心血管事件 …………………………. 208第二节 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的病理生理机制 ……. 208第三节 运动前的风险筛查 ………………………………… 210第四节 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213
第十九章 心肺康复中心和家庭心肺康复…………. 219第一节 设置心肺康复中心的基本标准 ………………. 219第二节 家庭心肺康复中心 ………………………………… 227
第二十章 常见药物对运动的影响……………………… 235第一节 常用降压药对运动的影响 ……………………… 235第二节 调脂药对运动的影响 …………………………….. 239第三节 呼吸系统药物对运动的影响 ………………….. 240

第三部分 心肺康复和物理治疗评估
第二十一章 心脏康复概论………………………………….. 247第一节 心脏有氧运动训练原则 …………………………. 248第二节 心脏康复可达到的效益与转归 ………………. 248第三节 心肺运动测试 ……………………………………….. 250第四节 心脏康复的分期 ……………………………………. 254
第二十二章 呼吸康复概述………………………………….. 263第一节 呼吸康复的定义与概念 …………………………. 263第二节 呼吸康复历史与展望 …………………………….. 264
第二十三章 可干预的心肺疾病危险因素与 管理 ………………………………………………….. 268第一节 心肺疾病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268第二节 危险因素的管理 ……………………………………. 274第二十四章 心脏康复患者的评定……………………… 284第一节 初始评估 ………………………………………………. 284第二节 专科评估 ………………………………………………. 287第二十五章 呼吸康复患者的评估……………………… 291第一节 呼吸康复历史与展望 …………………………….. 291第二节 呼吸康复评估的框架 …………………………….. 292第三节 呼吸康复患者的症状评估 ……………………… 295第四节 运动能力评估 ……………………………………….. 296第五节 肌肉功能的评估 ……………………………………. 297
第六节 呼吸肌功能评估 ……………………………………. 298第七节 量表评估 ………………………………………………. 300第八节 营养评估 ………………………………………………..311第九节 心理评估 ………………………………………………. 316
第二十六章 个体化康复干预与综合管理…………. 323第一节 康复干预与综合管理总体目标 ………………. 323第二节 个体化运动处方干预策略 ……………………… 323第三节 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综合管理 ………………….. 329
第二十七章 紧急医学情况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 335第一节 心跳呼吸骤停 ……………………………………….. 335第二节 心绞痛 ………………………………………………….. 337第三节 心肌梗死 ………………………………………………. 339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 ……………………………………….. 343第五节 高血压急症 …………………………………………… 347第六节 心律失常 ………………………………………………. 349第七节 其他 ……………………………………………………… 351
第二十八章 心脏康复与患者教育……………………… 358第一节 概论 ……………………………………………………… 358第二节 宣教过程 ………………………………………………. 362
第二十九章 心肺物理治疗的辅助治疗—— 双心治疗与正念治疗……………………… 375第一节 双心医学及其发展 ………………………………… 375第二节 双心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 376第三节 常见的双心疾病 ……………………………………. 377第四节 双心治疗 ………………………………………………. 380第五节 正念治疗 ………………………………………………. 382第三十章 体外反搏在心血管康复中的应用…….. 388第一节 体外反搏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机制 …………… 388第二节 体外反搏在心血管康复领域的应用 ……….. 393第四节 体外反搏应用的适宜人群与禁忌证 ……….. 396第五节 治疗前评估、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疗程和疗效评价 ……………………………………. 397第三十一章 心肺康复中的膳食营养…………………. 402第一节 心肺健康的营养因素 …………………………….. 402第二节 心肺康复的营养干预流程及内容 …………… 409

第四部分 心肺康复物理治疗基本技术
第三十二章 活动和运动:评估、评价及训练的 生理学基础 ……………………………………… 419第一节 活动、运动和体力活动的定义 ………………. 419第二节 运动前的评估 ……………………………………….. 420第三节 长期制动的危害和早期活动的益处 ……….. 421第四节 活动和运动的长期影响 …………………………. 427
第三十三章 体位摆放………………………………………….. 433第一节 重力与正常生理功能:物理治疗的作用 … 433第二节 特殊体位与常规体位 …………………………….. 435第三节 不同体位的生理学效应 …………………………. 435第四节 频繁变换体位的生理学效应 ………………….. 446第五节 治疗性体位及体位变换处方 ………………….. 447第六节 患者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 448第七节 监测体位和体位变换的生理反应 …………… 448
第三十四章 改善气道廓清的物理治疗 …………….. 455
第一节 气道廓清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 注意事项 ………………………………………………. 455第二节 气道廓清技术构成 ………………………………… 457第三十五章 改善通气模式的物理治疗 …………….. 472第一节 被动干预措施 ……………………………………….. 472第二节 主动参与措施 ……………………………………….. 473第三十六章 呼吸肌训练 ……………………………………… 481第一节 呼吸肌的评估 ……………………………………….. 481第二节 呼吸肌训练方法 ……………………………………. 488第三节 不同患病人群呼吸肌训练 ……………………… 489第三十七章 重症康复早期活动的流程 …………….. 495第一节 重症康复的早期历史 …………………………….. 495第二节 长期卧床的生理与心理变化 ………………….. 495第三节 适合重症康复早期活动的筛选标准 ……….. 496第四节 重症康复的施行 ……………………………………. 497第三十八章 常用心肺疾病的运动训练 …………….. 501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运动处方 …………… 501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门诊患者的运动处方 …………… 501
第三十九章 量表个体化的应用、评估和 制定干预措施………………………………….. 505第一节 如何选定适合的测量工具 ……………………… 505第二节 功能性评估 …………………………………………… 506第三节 生活质量评估 ……………………………………….. 510第四十章 中医心肺康复 ……………………………………… 515第一节 中医心肺康复概说 ………………………………… 515第二节 中医心肺康复八大法 …………………………….. 521

第五部分 心肺重症康复
第四十一章 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监测系统 管路及其他设备……………………………… 553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及环境 ………………….. 553第二节 ICU病房的监测系统及整合临床医疗 信息系统 ………………………………………………. 555第三节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管线 ……………………… 556第四节 ICU病房的其他设备 …………………………….. 560
第四十二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病 房康复中的应用……………………………… 571第一节 生命征象 ………………………………………………. 571第二节 评估工具 ………………………………………………. 572第三节 早期病危警示系统 ………………………………… 574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 …………………………….. 574
第四十三章 重症心肺康复的早期康复 介入时机和应遵循的原则 …………….. 580第一节 常见重症患者制动的生理结果 ………………. 580第二节 重症患者常见问题物理治疗介入前考虑 … 588第三节 重症患者的早期活动 …………………………….. 589第四节 重症患者体位改变的效益 ……………………… 593第五节 呼吸运动 ………………………………………………. 595第六节 作业治疗师于重症病房中的角色 …………… 595
第四十四章 机械辅助装置支持下康复的 注意事项………………………………………….. 598第一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 598第二节 体外氧合系统 ……………………………………….. 601第三节 心室辅助装置 ……………………………………….. 603第四十五章 心肺重症疾病的康复流程 …………….. 610第一节 重症患者的简介 ……………………………………. 610第二节 高质量心肺康复中心早期活动计划 ……….. 612第三节 早期活动的障碍和限制 …………………………. 615第四节 不同工种的康复人员在重症早期活动 计划中的角色 ……………………………………….. 617第五节 早期活动计划 ……………………………………….. 618第六节 早期活动辅具选择流程机制 ………………….. 618第四十六章 心肺重症疾病的康复评估 …………….. 620第一节 病史评估 ………………………………………………. 620第二节 物理检查 ………………………………………………. 622第三节 身体成分测试 ……………………………………….. 626第四节 运动能力评估 ……………………………………….. 627第四十七章 心肺重症疾病的物理治疗技术…….. 630第一节 早期活动 ………………………………………………. 630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训练 ……………………………………. 634第三节 气道清洁技术 ……………………………………….. 638第四十八章 机械通气患者的重症康复 …………….. 646第一节 自发性呼吸和有创性正压通气的定义 ……. 646第二节 输送呼吸的类型 ……………………………………. 646第三节 完全通气支持和部分通气支持 ………………. 647第四节 机械通气适应证 ……………………………………. 647第五节 机械通气主要目标 ………………………………… 647第六节 机械通气临床目标 ………………………………… 648第七节 呼吸的四个阶段和阶段变量 ………………….. 648第八节 常见正压通气模式 ………………………………… 649
第九节 机械通气初始设定 ………………………………… 656第十节 呼吸机脱机 …………………………………………… 657第四十九章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重症康复…………. 666第一节 概论 ……………………………………………………… 666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命稳定策略 …………… 667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 ……. 667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的 ICU并发症 …………………….. 668第五节 心源性休克的 ICU的 PADIS临床实践及 ABCDEF集束化管理 ……………………………. 669第六节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 ICU康复 …………………. 670第七节 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康复 … 673第八节 安宁姑息治疗与预防心源性休克策略 ……. 674第五十章 呼吸衰竭患者的重症康复…………………. 676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定义与症状 …………………………. 676第二节 氧疗 ……………………………………………………… 676第三节 氧气输送系统 ……………………………………….. 677第四节 呼吸衰竭患者的评估 …………………………….. 679第五节 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计划 ……………………… 682第五十一章 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的重症康复…….. 687第一节 ICU康复技术 ……………………………………….. 688第二节 COVID-19导致的爆发性心肌炎的康复 …. 689第三节 出院期康复建议 ……………………………………. 689第四节 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在急性期可否 接受 CPET ……………………………………………. 689第五十二章 心肺重症康复中的膳食营养指导 … 692第一节 心肺重症患者的代谢改变 ……………………… 692第二节 心脏重症患者的代谢与营养支持 …………… 696第三节 呼吸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 704第四节 心肺重症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导 ………………. 706

第六部分 常见心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第五十三章 心绞痛的康复……………………………………711第一节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711第二节 心绞痛患者Ⅰ期康复的目标 ………………….. 712第三节 心绞痛患者心脏康复流程 ……………………… 712第四节 出院后活动指导及社会回归 ………………….. 714
第五十四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 716第一节 心肌梗死的运动康复 …………………………….. 717第二节 功能评定和危险分层 …………………………….. 724第三节 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 …………………………….. 728第四节 AMI的心理社会康复 ……………………………. 734第五节 AMI的职业康复和宣传教育 …………………. 737
第五十五章 高血压的综合康复 …………………………. 745第一节 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 …………………………….. 745
第二节 运动防治高血压的机制 …………………………. 748第三节 运动前风险评估 ……………………………………. 749第四节 运动的类型 …………………………………………… 749第五节 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定 …………………………. 750第五十六章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 …………………………. 753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 ………………….. 753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与机制 ………………. 754第三节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方法 …………………………. 755第五十七章 心房颤动的心肺康复……………………… 766第一节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 …………………………….. 766第二节 心房颤动心肺康复目标和流程 ………………. 767第三节 心房颤动患者运动处方制定 ………………….. 768第四节 心房颤动患者药物、营养、戒烟、心理和 睡眠处方制定 ……………………………………….. 769第五十八章 其他心律失常的心脏康复 …………….. 774第一节 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脏康复 ……………………… 774第二节 PSVT和预激综合征的心脏康复 ……………. 775第三节 心脏电子设备植入的心脏康复 ………………. 775第四节 长 QT综合征的心脏康复………………………. 778第五节 Brugada综合征的心脏康复……………………. 778第五十九章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康复 …………….. 781第一节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781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Ⅰ期康复的目标 ………………. 782第三节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康复流程 ………………….. 782第四节 出院后活动指导及社会回归 ………………….. 786第六十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康复 …………………………. 789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789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Ⅰ期康复的目标 ………………. 791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Ⅰ期康复的流程 ………………. 791第四节 出院后活动指导及社会回归 ………………….. 795第六十一章 心脏瓣膜病手术的快速康复…………. 800第一节 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800第二节 心脏瓣膜病Ⅰ期康复的目标 ………………….. 802第三节 心脏瓣膜病Ⅰ期康复流程 ……………………… 803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Ⅱ期康复流程 ……………………… 813第五节 居家康复 ………………………………………………. 817第六十二章 外周动脉疾病的康复……………………… 821第一节 外周动脉疾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 821第二节 外周动脉疾病的评估和治疗 ………………….. 824第三节 外周动脉疾病的康复治疗 ……………………… 825第六十三章 糖尿病的心肺康复 …………………………. 832第一节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832第二节 糖尿病患者运动康复的目标 ………………….. 833第三节 糖尿病患者运动康复流程 ……………………… 833第四节 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康复治疗 ………………….. 836
第六十四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840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生理病理学机制 ……. 840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目标制定 ……….. 841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康复 ………………. 842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后居家康复指导 … 849
第六十五章 肺动脉高压的康复 …………………………. 851第一节 概述 ……………………………………………………… 851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功能障碍 ………………….. 851第三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康复评估 ………………….. 853第四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康复实施 ………………….. 855
第六十六章 胸部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 859第一节 常见胸部外科手术方式与损伤机制 ……….. 859第二节 胸部外科患者的康复目标 ……………………… 861第三节 基于术后并发症风险分层管理策略与
围手术期康复治疗 ………………………………… 861第四节 出院前准备与院外随访 …………………………. 867
第六十七章 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处置术患者的 心肺康复………………………………………….. 869第一节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后的心肺康复 … 869第二节 经导管二尖瓣膜修补 /置换术……………….. 872第三节 相关手术的并发症及临床观点 ………………. 872第六十八章 心脏移植与肺移植的康复 …………….. 875第一节 前言 ……………………………………………………… 875第二节 心脏移植患者手术后之运动心肺功能 变化 ……………………………………………………… 875第三节 心脏移植患者的康复建议 ……………………… 878第四节 肺移植患者的康复建议 …………………………. 879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肺与重症康复》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2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