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以美塑人面向社会的雕塑美育实践

封面

作者:孙洁

页数:13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30887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近年来的美育实践经历,对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这些活动突出专业特色,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继承发扬中央美院“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优秀作品反映时代,反馈社会。
“以美塑人”,通过雕塑美育,让受教育者得到美的陶冶,提升审美能力、对社会的洞察力、认知的敏锐性,培养“生活的艺术家”;通过雕塑美育,让受教育者受到教化和感化,使其道德素养、人格魅力得到提升。最终,让受教育者成长为完整独立的个体。
本书从构建雕塑美育实践体系,搭建青年雕塑人才交流平台,雕塑美育面向社会的意义和提升策略三个维度,全面展现艺术院校的雕塑美育实践,分析其特色与价值,为今后的雕塑美育提供借鉴,不断创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探索艺术研究的新领域,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和高水平的创作人才。
美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有必要构建新时代的美育体系,在艺术实践中深化美育,在服务人民中彰显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雕塑美育实践体系,既向传统溯源,又紧贴时代脉搏,在传统与现代中游刃。本书基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近年来的美育实践经历,对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这些活动突出专业特色,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继承发扬中央美院“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优秀作品反映时代,反馈社会。
“以美塑人”,通过雕塑美育,让受教育者得到美的陶冶,提升审美能力、对社会的洞察力、认知的敏锐性,培养“生活的艺术家”;通过雕塑美育,让受教育者受到教化和感化,使其道德素养、人格魅力得到提升。最终,让受教育者成长为完整独立的个体。
本书从构建雕塑美育实践体系,搭建青年雕塑人才交流平台,雕塑美育面向社会的意义和提升策略三个维度,全面展现艺术院校的雕塑美育实践,分析其特色与价值,为今后的雕塑美育提供借鉴,不断创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探索艺术研究的新领域,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和高水平的创作人才。
美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有必要构建新时代的美育体系,在艺术实践中深化美育,在服务人民中彰显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雕塑美育实践体系,既向传统溯源,又紧贴时代脉搏,在传统与现代中游刃。
通过搭建青年雕塑人才交流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的延伸,体现了学院精神的碰撞交融。通过打造艺术品牌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独立人格、综合素质,为培养新时代综合性艺术人才提供支撑。
雕塑美育面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合力。艺术实践促进社会文化的建设,社会实践也反哺人才培养。艺术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让艺术教育更全方位的面向社会、面向时代。

作者简介

孙洁,1989年9月生,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2013年起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雕塑学会特约记者。曾获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中国心·艺术梦》被评为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案例;相关论文在《雕塑》杂志、《中国雕塑》杂志、《北京地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集》中刊发。

目录

第一章 构建雕塑美育实践体系
第一节 向历史溯源
第二节 为时代发声
第二章 搭建青年雕塑人才交流平台
第一节 艺术创作水平的全面展示
第二节 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三节 从学校向社会延伸的平台
第三章 雕塑美育面向社会的理路和策略
第一节 美育实践促进社会文化建设
第二节 社会实践反哺人才培养
第三节 雕塑美育实践的提升策略
第四节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立体美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以美塑人面向社会的雕塑美育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1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