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建平主编
页数:200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219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中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基础文论研究、美学研究、电影文化与文论研究、当代诗学理论研究、译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主要研究内容有从艺术辩证法角度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尤其是思想史。对应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年思想史”这一“事物”的发展,将其区分为辩证法的要素或者关系的三个方面:文艺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所副所长,世界美学学会秘书长。
丁国旗,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文学基础理论,出版著作有《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论艺术——承诺与守望》、《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论文百余篇,还有多本译作,如霍耐特的《社会道德秩序取决于认知还是再分配?——变动视野中的社会道德秩序》等。
目录
专题 西方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
艺术辩证法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年思想史
艺术符号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在国际视野与地方知识之间
专题 东西方跨文化美学
甲骨文空间性的美学阐释
文明裂隙间的民族主义美学
跨文化视野下的“幻象”概念及其辨正
喻象与语境——余宝琳中西诗学阐释传统比较
西方基础文论研究
生态叙事中的介体及介质化
德国前古典美学初探:概念辨析、主要贡献与当代价值
“邦德及其超越”:托尼·本尼特对大众文化文本的分析
事件何以生成:巴迪欧与德勒兹论争
“元宇宙”的整体景观与生活图式——以赛博文化为例
诗学与人学
“读者”新论:感悟并践行生活之道的人
郑小琼:在机器与语言机器之间
译文
实验性生态批评:环境文本与经验性方法
走向一种修复翻译理论
诗歌措辞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艺术辩证法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年思想史
艺术符号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在国际视野与地方知识之间
专题 东西方跨文化美学
甲骨文空间性的美学阐释
文明裂隙间的民族主义美学
跨文化视野下的“幻象”概念及其辨正
喻象与语境——余宝琳中西诗学阐释传统比较
西方基础文论研究
生态叙事中的介体及介质化
德国前古典美学初探:概念辨析、主要贡献与当代价值
“邦德及其超越”:托尼·本尼特对大众文化文本的分析
事件何以生成:巴迪欧与德勒兹论争
“元宇宙”的整体景观与生活图式——以赛博文化为例
诗学与人学
“读者”新论:感悟并践行生活之道的人
郑小琼:在机器与语言机器之间
译文
实验性生态批评:环境文本与经验性方法
走向一种修复翻译理论
诗歌措辞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