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外文论-2016年第1期

封面

作者:高建平,丁国旗主编

页数:3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863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总题下,辑录了“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中外文论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化与新媒介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与作品分析”、“文学与艺术研究”等七个专题性研究论文50篇,另有“致辞”2篇,总计53万余字。现所收入论文是通过认真审读从80余篇文章中选定的,这些研究论文注重问题意识,强调学术性、现实性、导向性,对当前我国文艺理论领域里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专题理论形式对文学艺术与文化中一些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论文作者很多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本学术文集还专设“文学与艺术研究”专题,选入3篇国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的交流对话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所副所长,世界美学学会秘书长。
丁国旗,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文学基础理论,出版著作有《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论艺术——承诺与守望》、《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论文百余篇,还有多本译作,如霍耐特的《社会道德秩序取决于认知还是再分配?——变动视野中的社会道德秩序》等。

本书特色

本书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总题下,辑录了“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中外文论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化与新媒介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与作品分析”、“文学与艺术研究”等七个专题性研究论文50篇,另有“致辞”2篇,总计53万余字。现所收入论文是通过认真审读从80余篇文章中选定的,这些研究论文注重问题意识,强调学术性、现实性、导向性,对当前我国文艺理论领域里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专题理论形式对文学艺术与文化中一些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论文作者很多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本学术文集还专设“文学与艺术研究”专题,选入3篇国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的交流对话起到重要作用。

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文论研究 论本雅明的视觉思想 本雅明“地貌学”由来——论本雅明“时间哲学”与“空间哲学”的转化关系 詹姆逊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重估考德威尔——论汤普森对考德威尔的辩护 论文学批评评价机制的价值论意义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经验与艺术理论建构 “劳动”话语的审美变迁与中国现代美学话语重构 邓以蛰诗学中的境遇论西方文论研究 巴赫金学派话语诗学的地位和意义 巴赫金文艺理论思想对叙事理论的影响 非自然副文本叙事论略 “文学性”的法国历险:以罗兰·巴特为中心 沃尔特·佩特与艺术自律的神话西方文论中国化研究 福柯的中国面孔 文学理论的技术考察——重读米勒事件 “文化诗学”的中国化——西方文论中国化的成功典范 被遗忘的谢林——以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为例新媒介文论研究 论网络超文本的技术性民主 微媒介的图文景观及其生成 论摄影的超现实本质——兼论苏珊·桑塔格的影像理论古代文论研究 意境论的现代阐释 四时气象与天体:宋代象喻文学批评的有趣选择 “诗余”说述论 论石涛“神遇”说的创作构成论意义 李渔的戏曲导演理论——兼论其对当下影视艺术的启示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早期课程与讲义作家作品评论 解码《木兰诗》:以巴尔特语码进行的观察 弑父·青春·欲望:80年代文化众象的情态表征——以张楚的摇滚乐代表作《姐姐》为切入点 如何“在场”?何以“真实”?——对2010年以来“非虚构”叙事悖论的思考 色情面具·生命悲歌·身份困惑——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外文论-2016年第1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6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