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期卷-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

封面

作者:赵稀方

页数:316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06518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以翻译为其重要标志,又以翻译为其由外而内的启发性动力。翻译借助异域文化的外因,又使其内渗而转化为自身文化的内因。同时,翻译文学又提供了一种新的观世眼光和审美方式,催化着中国文学从传统的情态中脱胎而出,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并充实、丰富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谱系。

百余年以来的翻译文学乃重要的文化资源,借此可以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和发展形态,研究翻译文学与创作文学共同建构的多层性和互动性的文化时空。文学史因翻译文学的介入而变得博大纷繁,从而具有文化论衡的精神史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集合了一批现代文学专家,兼及少数的比较文学专家,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文化需求和思想精神史的互动、互渗、互斥、互化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斥十年之功,精雕细刻而成。全书凡六卷,分别为“近代卷”、“五四时期卷”、“三四十年代·英法美卷”、“三殴十年代·俄苏卷”、“十七年及‘文革’卷”、“新时期卷”,从翻译文学的角度,画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流变的路线图。

作者简介

赵稀方,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专家。199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客座教授,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小说香港》、《存在与虚无》、《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后殖民台湾》等专著,并有《人文科学导论》等译著,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杨义,广东省白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叙事学》等著作三十余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新时期翻译文学概观

第一节 欧美诸国

第二节 俄苏及亚非拉

第二章 复苏

第一节 人民/译文/译林

第二节 莎士比亚

第三节 托尔斯泰/雨果

第三章 日本文学热

第一节 历史的“亮点”

第二节 《人性的证明》

第三节 川端康成

第四章 重返俄苏文学

第一节 经典的记忆

第二节 改革文学/军事文学

第三节 艾特玛托夫

第五章 美国文学的“再生”

第一节 “现代”的转向

第二节 海明威

第三节 福克纳

第六章 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

第一节 萨特热

第二节 弗洛依德热

第七章 拉美文学爆炸

第一节 拉美文学的“复出”

第二节 马尔克斯

第三节 博尔赫斯

第八章 历史的反省与承担

第一节 消失的“白银时代”

第二节 被改写的昆德拉

第九章 “《红与黑》事件”的背后

第一节 “等值”/“再创造”:一场误会?

第二节 翻译研究新思路

第十章 市场消费与文学翻译

第一节 《挪威的森林》

第二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节 名著复译/魔幻文学

附录 相关翻译要目

节选

随着新时期文学翻译的深入,从前被掩埋在历史深处的俄苏作家逐渐地浮出了水面。八十年代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系统翻译,当数两套陆续出版的文集: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二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获取了愈来愈多的认可,得到了应有的文学大师的地位。茹科夫斯基、蒲宁、安德列耶夫、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雷巴科夫、茨维塔耶夫、勃洛克、勃留索夫、别雷、索尔仁尼琴等作家的作品开始陆续得到翻译出版。这些水流,最终汇集成了九十年代后期蔚为大观的“白银时代”大潮。所谓“白银时代”指群星璀璨的俄罗斯二十世纪初期,与十九世纪的黄金时代相映衬。1998年,国内同时涌现出四套“白银时代”作家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的四本《俄罗斯“白银时代”精品文库》、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七本《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丛书》、学林出版社的五本《“白银时代”文丛》、作家出版社的六本《“白银时代”丛书》。被历史淹没的俄苏作家能够不断地解禁出来,根源于国人对于历史的反省。八十年代初期国内常常提起的是改革时代的作家艾特玛托夫、瓦西里耶夫等人。到了九十年代前后,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则是索尔仁尼琴、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等人,基本上都是前苏联时期被压抑的逆流作家。他们或者流亡国外,或者被压制于国内,却不畏强权,坚守苦难,捍卫人的尊严。如果说在艾特玛托夫等人那里,人们开始怀疑“光明”,那么在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等人这里,我们学到的则是对于盲从“光明”的自我批判。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期卷-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