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史

封面

作者:李壮鹰

页数:1095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32672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文艺思想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是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艺思想通史》成果之一。该书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思想,分为上、中、下三编,共35章120余万字。本书上编概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背景,中编梳理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的发展脉络,下编以具体的核心美学词汇剖析这一时期的文艺美学范畴。

作者简介

李壮鹰,1945年生,河北迁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和古典美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代表作有《中国诗学六论》《禅与诗》《逸园丛录》《中华古文论释林》(十卷)等,所撰《诗式校注》荣膺国务院表彰,并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书目。

目录

第一编 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背景概述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风貌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历史概述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体制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特点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魏晋玄学
第二节 佛教
第三节 道教
第四节 北朝经学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精神
第一节 南朝士人的精神
第二节 北朝文人的心态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传播机制的变革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纸的产生和广泛应用
第二节 纸之普及与文人诗的确立
第三节 纸本媒介与诗的文学特质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文艺发展史概述
第一节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文艺发展概述
第二节 北朝文学创作的发展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发展脉络梳理
第六章 魏晋时期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曹丕与曹植
第二节 陆机与陆云
第三节 左思与皇甫谧
第四节 挚虞与李充
第七章 南朝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史学家论文
第二节 沈约
第三节 萧氏三兄弟
第八章 刘勰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刘勰的生平及《文心雕龙》的成书
第二节 刘勰的文学观
第三节 刘勰的文体论
第四节 刘勰的创作论(上)——创作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刘勰的创作论(下)——创作的主要技法
第六节 刘勰的批评论
第七节 刘勰的文学史观
第九章 钟嵘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钟嵘的生平与《诗品》的写作
第二节 钟嵘的诗歌理论
第三节 钟嵘的诗歌品评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音乐艺术思想
第一节 阮籍
第二节 嵇康
第三节 北朝的音乐思想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思想
第一节 钟繇与皇象
第二节 成公绥、索靖及卫恒
第三节 卫铄与王羲之
第四节 羊欣与虞稣
第五节 王僧虔
第六节 萧衍、陶弘景及袁昂
第七节 庾肩吾
第八节 北朝的书法思想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艺术思想
第一节 顾恺之
第二节 宗炳与王微
第三节 谢赫
第四节 姚最
第五节 北朝绘画与雕刻思想
第十三章 魏晋南北朝子书中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徐幹《中论》与刘劭《人物志》
第二节 王弼《老子注》与郭象《庄子注》
第三节 葛洪《抱朴子》
第四节 刘昼《刘子》
第五节 颜之推《颜氏家训》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艺审美理念摘剖
第十四章 文
第一节 释“文”
第二节 “不朽”与“道之文”:“文”的合法性及“文”观念的扩张
第三节 文笔之辨:“文”观念的收缩与文学自觉的深化
第四节“文体”:文章 辨体意识的深化
第十五章 气
第一节 释“气”
第二节 文艺本体论之“气”:元气与感物
第三节 文艺主体论之“气”:禀气与养气
第四节 文艺作品论之气:风格与气势
第十六章 势
第一节 释“势”
第二节 “视笔取势”与“尽形得势”:书论中的“势”
第三节 “情势”与“容势”:画论中的“势”
第四节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文论中的“势”
第十七章 韵
第一节 释“韵”
第二节 舍声言韵与形外之美:韵与人物品评
第三节 气韵生动:韵与文艺审美
第十八章 味
第一节 释“味”
第二节 “声亦如味”:乐论中的“味”
第三节 义味与滋味:文论中的味
第十九章 赏
第一节 释“赏”
第二节 “赏景”与“赏心”:主客交融中的“赏”
第三节 “赏人”与“赏文”:人文一体中的“赏”
第四节 “玄赏”与“妙赏”:道艺辉映中的“赏”
第二十章 缘情
第一节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第二节 性情之辨:诗缘情的哲学语境
第三节 礼缘情:诗缘情的伦理语境
第四节 感物说的新发展:诗缘情的意义
第二十一章 神思
第一节 释“神思”
第二节 “神与物游”:文论神思说
第三节 “迁想妙得”:画论神思说
第四节 “意在笔前”:书论神思说
第二十二章 畅神
第一节 从比德、比情到畅神
第二节 “畅神”说的玄佛语境
第三节 从《明佛论》看宗炳的“畅神”说
第二十三章 象外
第一节 “象外”的含义及渊源
第二节 玄佛语境中的“象外”
第三节 “象外”的美学指向
第二十四章 丽
第一节 释“丽”
第二节 “丽”与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艺尚丽的原因
第二十五章 奇
第一节 释“奇”
第二节 人物品评中的尚奇观念
第三节 书论、画论中的“奇”论
第四节 文论中的“奇”论
第二十六章 清、简、淡、远
第一节 “清”范畴的审美生成
第二节 “简”范畴的审美生成
第三节 “淡”范畴的审美生成
第四节 “远”范畴的审美生成
第二十七章 言与意
第一节 魏晋言意之辨的哲学渊源
第二节 玄佛语境下的魏晋言意之辨
第三节 言不尽意与文艺表达的困境及解决
第二十八章 形与神
第一节 形神之辨的源起
第二节 魏晋人物品鉴及魏晋玄学的形神观念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形神观念及其所受之责难
第四节 形神之辨对魏晋南北朝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二十九章 体与性
第一节 数穷八体:八种基本的文学风格
第二节 才、气、学、习:作家个性的四个层面
第三节 表里必符:个性与风格的统一性
第三十章 风与骨
第一节 风骨的含义与魏晋南北朝人物品评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书画风骨理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风骨理论
第三十一章 隐与秀
第一节 隐秀的内涵及获得方式
第二节 隐秀的意义及现实针对性
第三节 隐秀理论的美学渊源辨析
参考书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1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