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老年社会工作(第二版)

封面

作者: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

页数:232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432273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紧扣老年学和老年社会工作的近期新进展,着力介绍详尽而专业的社会工作实务知识和技巧。全书约25万字,共分10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社会老年学的宏观基础理论,阐明社会老年学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关系;第2章介绍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操守和道德使命;第3章讨论老人全面评估的技巧和重要性;第4—7章是全书重点,分别介绍了照顾具有不同需要的老年人的技巧,其中包括维系老年婚姻及跨代的家庭关系、认知行为治疗法、缅怀治疗法、人生回顾、如何预防和介入老人受虐待的问题和照顾临终老人的特别服务。第8章讨论如何使用小组作为治疗各种不同需要老年人和家庭的工具;第9章介绍老人与社区工作;第10章讨论个案管理,介绍了美国一站式以社区为本的长期照顾服务计划以及香港地区的一个家居照顾服务计划实例。全书观点前瞻,资料详实,编排合理,适合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之用,也十分适合社工实务工作者阅读或作培训之用。

作者简介

梅陈玉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华盛顿大学社会发展中心客座教授,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和台湾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名誉教授。197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后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老年社会工作、长期照顾、老人生活质量、精神健康等。

林一星,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系主任,梁显利基金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教授及人口老化策略性研究副召集人。香港大学经济学学士、社会工作硕士,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哲学博士。多年专注于社会老年学、安老政策及长期照顾研究。

齐铱,美国南加州大学社工学院中美金龄协会吴玉清中国老年讲座教授,爱德华罗伊鲍尔老年研究所全球研究副主任。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创始者。197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福利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保健和老年学。

目录

Ⅰ 老龄研究的宏观概念和理论篇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学发展
第一节 全球人口老龄化与预期寿命的延长
第二节 联合国推动面对人口老龄化议题
第三节 老年学与社会老年学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老年学与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节 世界卫生组织推动积极老龄化政策
第六节 世界卫生组织推动老年友好社区发展
第七节 老年不友善的文化环境:老年歧视
第八节 服务老年人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老年人社会政策的因素
第二章 社会老年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一节 研究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方向
第二节 健康老化的理念与实证研究
第三节 积极老龄化、成功老龄化、老有所为的实证
第四节 老年友好社区的理念和实践标准
第五节 老年友好社区与老有所为的实践
第六节 老有所乐与老年创意生活
第七节 研究老龄化的社会老年学理论
第八节 老年人成长心理和发展任务的理论
第三章 正常老化的生理变化和对疾病的认识
第一节 健康正常老化不一定患病
第二节 神经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四节 皮肤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五节 骨骼肌肉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六节 胃肠道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七节 呼吸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十节 感觉系统变化及相关疾病
第十一节 健康老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 老年人心理发展和需要
第一节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与智力
第二节 影响老年人智能的种种因素
第三节 正常老化过程与记忆力
第四节 正常老化过程与学习能力
第五节 老年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的表现
第六节 老年人适应环境与性格的关系
第七节 老年人心灵需要与健康
第八节 老年人心理与心灵需要的关系
第九节 如何评估老年人的心灵需要
第五章 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忧虑与情绪
第二节 正常和病态的哀伤情绪
第三节 罪咎感、孤独、无助和愤怒的情绪
第四节 抑郁症:全球第二大精神健康问题
第五节 抑郁与自杀
第六节 认知障碍症
第七节 谵妄:可逆转的认知障碍状态
第八节 思觉失调及焦虑
Ⅱ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篇
第六章 社会工作专业与老年服务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史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使命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操守
第五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与标准
第六节 老年社会工作者:对老龄有独特的认识
第七节 老年社会工作者了解老年人从生命历程出发
第八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环境
第七章 多角度的老年人临床评估
第一节 多角度评估的基础
第二节 评估老年人的需要和能力
第三节 评估老年人的专业伦理挑战
第四节 综合评估的各个领域
第五节 评估身体健康机能
第六节 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第七节 评估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
第八节 评估社会支持系统
第八章 虐待老年人问题: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
第一节 注视虐待老年人问题:生死攸关
第二节 老年人受虐待的问题:全球关注
第三节 受虐待的老年人和虐老者
第四节 辨识和处理老年人受虐待的处境
第五节 评估老年人受虐待的情况
第六节 老年人受虐待个案的介入计划
第七节 处理老年人受虐待个案所面对的矛盾
第八节 预防虐待老年人的社区教育
第九章 老年人生命成长适应与支持
第一节 老化过程是生命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第二节 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与家庭关系的重整
第三节 帮助老年夫妇在转变中适应和寻找意义
第四节 如何修补或重燃老年夫妇的关系
第五节 如何协助老年夫妇面对沟通的挑战
第六节 如何协助建立跨代的家庭关系
第七节 了解主要照顾者的压力
第八节 照顾父母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第九节 对主要照顾者的支持
第十章 对有特别需要的老年人和家庭的照顾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辅导角色
第二节 辅导老年人的目标和方法
第三节 如何与老年人建立专业的关系
第四节 以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抑郁的老年人
第五节 以缅怀治疗法帮助老年人面对负面情绪
第六节 以人生回顾帮助老年人处理长期的情绪问题
第七节 以认同治疗法帮助认知障碍的老年人
第八节 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老年人
第十一章 生命晚期照顾:不一样的社工服务
第一节 生命晚期照顾的理念
第二节 安宁照顾模式和临终关怀:历史背景和发展
第三节 生命晚期照顾: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四节 评估老年人在生命晚期的需要
第五节 了解和支持丧亲后家人的悲伤情绪
第六节 了解面对死亡和悲伤的心路历程
第七节 经历丧亲悲伤有处境差异
第八节 安宁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
第九节 生命晚期医疗程序的抉择:预设医疗指示
第十节 生命晚期社会工作服务的再思考
第十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与小组治疗模式
第一节 老年小组工作
第二节 小组工作与老年人的需要
第三节 用小组辅导老年人的挑战
第四节 小组生命和动力的发展过程
第五节 社交小组有助老年人成长和发展
第六节 支持小组对老年人有教育和安慰的功能
第七节 治疗小组对老年人有医治和重建的功能
第八节 缅怀小组对老年人心灵有滋润的功能
第九节 社会工作原则与老年小组工作
第十三章 长期照顾理念、模式和创新
第一节 长期照顾的理念和模式
第二节 长期照顾体制
第三节 长期照顾的种类
第四节 长期照顾发展方向
第五节 香港地区长期照顾系统面对的挑战
第十四章 老年社会学研究及循证实践
第一节 老年社会学研究及循证研究
第二节 循证实践的定义、步骤及发展
第三节 系统评价荟萃分析概述
第四节 系统评价报告规范
第五节 证据转化平台
第六节 中国老年健康证据转化平台的建立及使用价值
第七节 中国老年健康证据转化平台未来发展方向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老年社会工作(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0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