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

封面

作者:谢昭新著

页数:416 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100829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了古代小说理论的历史演进,突出论述了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转化,以彰显现代小说理论的发生与古代小说理论的渊源关系;重点从现代小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小说理论的成熟与繁荣、现代小说理论的深化与同归等三大方面,系统梳理、论析了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小说理论的“现代性”特征。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审视,全面考察了每个时期的小说理论观念的演变、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小说批评的关系、外国文学思潮及小说作品的译介对小说理论、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重要的小说理论批评家的批评个眭及其理论建树,从而揭示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规律。本书首次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其中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近20篇单篇论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学术界》等刊物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谢昭新,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5部、合著4部、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5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20余万字。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项,省图书奖三等奖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项目3项。安徽省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本书勾勒了古代小说理论的历史演进,突出论述了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转化,以彰显现代小说理论的发生与古代小说理论的渊源关系;重点从现代小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小说理论的成熟与繁荣、现代小说理论的深化与同归等三大方面,系统梳理、论析了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小说理论的“现代性”特征。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审视,全面考察了每个时期的小说理论观念的演变、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小说批评的关系、外国文学思潮及小说作品的译介对小说理论、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重要的小说理论批评家的批评个性及其理论建树,从而揭示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规律。

目录

第一编 古代小说理论的历史演进第一章 “小说”概念的源流演变第二章 古代小说理论的历史演进第一节 先秦两汉至宋元时期的小说理论第二节 明代至清前期的小说理论第三章 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转化第一节 小说的作用与地位的提高第二节 小说的政治功利观第三节 非功利的艺术审美观第四节 小说的消遣、娱乐观第二编 现代小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917-1927)第四章 现代小说观念的变革与小说“现代化”理论的生成第一节 小说观念的变化——小说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第二节 “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小说观第三节 “为艺术”的浪漫抒情小说观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小说理论观第五章 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现代性”特征第一节 小说三元素的理论第二节 对小说创作特点的认识第三节 小说的审美特征第四节 小说体式与类型-第六章 二十年代的小说理论批评第一节 对黑幕派、鸳鸯蝴蝶派的批判第二节 对小说创作现状的批评第三节 对鲁迅小说的批评第四节 对郁达夫小说的批评第五节 对叶绍钧、冰心、许地山等小说的批评第七章 二十年代小说理论批评家第一节 胡适——“文学革命”与现代小说理论的首倡者第二节 鲁迅——中国小说“现代化”理论与创作的开创者第三节 郁达夫——浪漫抒情“自叙传”小说观第三编 现代小说理论的成熟与繁荣(1928-1937)第八章 小说理论的“先锋意识”第一节 普罗小说观第二节 社会剖析小说理论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理论第四节 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第九章 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演化第一节 人物与环境(背景)关系的艺术理论第二节 向“故事”的回归第三节 小说叙事理论的进展第四节 小说体式理论的丰富多样第十章 三十年代的小说理论批评第一节 具有小说史性质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集(导言)》第二节 中西小说的比较评论第三节 对茅盾小说的批评第四节 对老舍小说的批评第五节 对巴金小说的批评第六节 对沈从文、萧乾、林徽因等“京派”小说的批评第十一章 三十年代小说理论批评家第一节 茅盾——小说时代性与史诗性的追求者第二节 老舍——小说本体艺术的积极探索者第三节 巴金——富有激情的情感表现者第四节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理论与创作的开拓者第五节 沈从文——人性美艺术美的执拗追寻者第四编 现代小说理论的深化与回归(1937一1949)第十二章 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第一节 战时小说理论第二节 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第三节 对小说“民族化”的强调第十三章 外国文学理论的译介及现代主义的沉潜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化第二节 对现代主义的译介与理性辨识第三节 弗洛伊德主义与张爱玲的深层心理剖视小说第四节 徐讦、无名氏现代主义小说的“中国化”风采第五节 钱钟书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识第十四章 四十年代的小说理论批评第一节 关于《华威先生》的论争第二节 作家谈小说创作经验第三节 对鲁迅的评论第四节 对解放区小说的批评第五节 对国统区小说的批评第十五章 四十年代小说理论批评家第一节 周扬——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与宣传者第二节 胡风——卓尔不群的“主观战斗精神”论者第三节 李健吾——灵魂畅流杰作的冒险者第四节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与创作的集大成者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勾勒了古代小说理论的历史演进,突出论述了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转化,以彰显现代小说理论的发生与古代小说理论的渊源关系;重点从现代小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小说理论的成熟与繁荣、现代小说理论的深化与同归等三大方面,系统梳理、论析了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小说理论的“现代性”特征。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审视,全面考察了每个时期的小说理论观念的演变、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小说批评的关系、外国文学思潮及小说作品的译介对小说理论、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重要的小说理论批评家的批评个眭及其理论建树,从而揭示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规律。《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首次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其中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近20篇单篇论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学术界》等刊物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