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兴
页数:266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6529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整个中国小说发生发展的历史变革进程中,作为真正具有成熟体式意味的“传奇”一方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的重要叙事表现类型,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普通读者最喜闻乐见的审美接受模式。“传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与叙事传统,其文学审美品质和传奇叙事影响因子因时代际遇与文化内涵,必然延续到中国现代小说的文学实践中,并得到极富个人特色的现代小说家们更为广泛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研究》基于现代小说文本细读的经验,旨在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历史观的视角与“传统与发展”的文学史观出发,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现代转型所必须面对的外来影响和传统文学语境及其因果关系。在传统承袭与创新发展相一致的方法论基础上,梳理、归纳、概括出现代小说传奇叙事在主题表现类型、情节结构模式、人物形象塑造、文本时空设置等方面的审美艺术特质。考察风格迥异的现代小说家们在自己的文学实践中,对“传奇”传统所进行的承袭创造性转化及文学审美表现。《中国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研究》力争从文学传统与文学史建构方面,对“传奇”传统与现代小说叙事做细致确切的建设性分析论证,进而在中国文学的整体纵向传承发展新变中,形成对传统文学之于现代文学文化建构的特有价值的科学认识与准确把握。
作者简介
王兴,1982年出生于河南省中牟县,文学博士,从事高校教学与新闻宣传一线工作,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担《中国现代文学史》、《影视改编与文学经典》、《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传统文化教育。主持完成“高校网络文化成果培育机制研究”、“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研究”、“众创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研究”等多个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言土语与20世纪中国文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草根文化与现代传媒研究”、“文化基因传承与转型期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及社会支持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创业教育和河南省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论文《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微》获得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曾获“河南省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新闻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一、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缘起
二、传奇与传奇叙事
第一章 传奇叙事之于中国现代小说起点的背景探讨
第一节 启蒙民智与民众审美阅读趣味——传奇叙事传统在清末民初“新小说”艺术变革中的价值
第二节 难舍的“东方情调”——传奇叙事传统在“五四小说向“现代”转型中的意义
第二章 现代小说传奇文学主题类型
第一节 搜奇记异的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传奇
一、奇特荒诞的神话历史传奇:《故事新编》
二、奇境异域的佛国人间演义传奇:《月下小景》
第二节 超越现实的浪漫理想情怀——爱情传奇
一、许地山独具宗教情怀的神秘爱情传奇
二、圣母或女妖——早期浪漫派爱情传奇
三、神奇中的人性美——传奇湘西爱情世界
四、追奇求新——后期浪漫派爱情传奇
第三节 造奇设幻,无奇不传——世情传奇
一、“传以写奇事”——老舍笔下的现代市民传奇小说
二、曲折离奇、猎奇逗趣——张恨水通俗小说传奇
三、神秘奇风异俗——沈从文边地人事传奇
四、高邮市井传奇——汪曾祺的《鸡鸭名家》、《异秉》
第四节 地狱上的天堂——海派都市传奇
一、求新猎奇——“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传奇故事
二、常中见奇,怪中见悲——张爱玲《传奇》小说
第五节 超拔现实,寄托理想——奇遇游历传奇
一、异域奇崛的南国边地游历传奇一一《南行记》
二、幻异游历讽刺传奇一一《猫城记》、《鬼土日记》、《八十一梦》
第六节 乐观昂扬的革命浪漫主义——革命英雄传奇小说
一、智勇双全儿女英雄传奇——《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
二、港粤岭南江湖传奇——《虾球传》
第三章 现代小说传奇情节结构模式
第一节 小说情节观念发展流变及与诸要素的关系
第二节 跌宕迂回,引人入胜——传统线状情节结构模式
一、以情节取胜的张恨水世俗传奇小说
二、沈从文小说“说/听”传统故事场情节结构模式
第三节 奇峰突兀,凭空落墨——“横截面”情节结构模式
一、张天翼“横截面”情节结构小说创作
二、都市传奇叙事中的“横截面”小说情节结构
三、张爱玲“横截面”式小说情节结构
第四节 “白日梦”、“非常”内心——心理网状情节结构模式
……
第四章 现代小说传奇人物形象塑造
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一、许地山独具宗教情怀的神秘爱情传奇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束“耀目的光辉”,异国风情背景下带有宗教情怀的神秘爱情传奇是他留给文学史的最宝贵财富。在他的小说实践中,对爱情主题的展示情有独钟,正如他自述的那样:“爱情就是生活,若是一个作家不会描写,或不敢描写,他便不配写其余的文字。”“我自信我是有情人,虽不能知道爱情的神秘,却愿意多多地描写爱情生活,我立愿此生,能写一篇爱情生活,便写一篇;能写十篇,便写十篇;能写百千亿万篇,便写百千亿万篇。”①关于许地山的小说叙事,老舍曾经在一篇悼念许地山的文章中提到他讲故事的特长:“他有学问而没有架子,在朋友面前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出许多有趣的故事,从村夫走卒的俗野,高飞到学者的深刻高明,村的雅的都有,有时是脱口而出的笑话和戏谑,谈起来一整天并无倦容,听的人也整天不感疲倦。”②传奇叙事传统中注重曲折离奇的情节、大胆恣意的主观文学想象等,在许地山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承袭和书写。在许地山笔下,故事曲折而多波澜,大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的景观,确乎给读者一种不温不火、徐徐道来的故事性极强的阅读体会。这对于当时人们提出的“五四”以来小说情节简化而思想深化的态势是一种校正。许地山的小说集《缀网劳蛛》中的12篇小说无一例外地讲述了充满浪漫色彩、极具宗教气息的爱情故事。这些小说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对比、大胆的夸张及瑰丽的语言,读者也可以在这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佛教的忍让、道家的超脱和基督教的博爱。 《命命鸟》讲述了一个为爱殉情的传奇而凄美的浪漫故事。主人公敏明与加陵真诚相爱,却遭到双方家长的百般阻挠。两情相悦的真挚爱情既然得不到现世的接纳与认可,对于为爱而生的恋人来说,不求同日生,惟愿共死生,殉情便成为一种必然。于是敏明与加陵双双投水,奔向天国以求得爱的永恒。即使是不得已的殉情,也被许地山描写得神秘唯美而纯洁。小说叙事文本中的主人公携手一起“走入水里,好像新婚的男女携手人洞房那般自在,毫无一点畏缩。在月光水影之中,还听见加陵说:咱们是生命的旅客,现在要到那个新世界,实在叫我们快乐得很”。从小深受基督影响的敏明不惜以死亡来换取他视若生命的真爱的永远在场。且不论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行为是否可取,然而行为本身已表明对爱是怀着怎样的执着。 《商人妇》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女人被卖而逃离的传奇故事。小说主人公惜官被丈夫遗弃,后来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卖给印度商人,过着思乡恋国的凄苦生活。印度商人死后,惜官终因不堪家族间的种种欺压,毅然离家出逃。她虽然饱受种种世间磨难,却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念,面对曲折悲苦的命运始终有自己的价值标准:“人间一切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的分别: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我换一句话来说:眼前所遇到的都是困苦;过去、未来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乐。”“要把眼前的事情看开”成为她生活哲学中的第一原则。她只是排除了彼岸世界空灵的梦,转而执着于此岸人生的拼搏。掩卷感叹之余,小说宗教情绪与意味十分浓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