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封面

作者:汪欣

页数:169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90522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理论建设对理论和方法的诉求,首先,分析艺术人类学在起源、发展以及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化理论建构的过程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探讨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及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模式。其次,从艺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出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项目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民俗艺术,分析艺术人类学者对这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案例,以及艺术人类学方法在这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运用。最后,研究艺术人类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提供的理论和研究范式借鉴,包括艺术整体观、遗产资源理论、关于“人”的研究、社区研究、乡村研究、田野作用与民族志方法。

作者简介

汪欣,女,汉族,1981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专著: 1.《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个案》,2014年。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2003~2013)》2015年。 3.《宣纸》(合著),2014年1月。 4.《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三》(合编),2022年。

目录

第一章文化人类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人类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参与

第二节人类学理论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艺术人类学理论方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第一节西方艺术人类学传统研究范式

第二节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本土化理论建构

第三节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第三章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分析

第一节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研究

第二节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

第四章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方法

第一节文化整体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论范式

第二节遗产资源论与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

第三节都市艺术区、艺术行为“人”研究与非遗传承人

第四节艺术乡村建设理论实践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田野作业与民族志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0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