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祖武,王进
页数:230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211746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是陈祖武先生自述其一生学思心路历程,由王进教授采访录音。陈祖武先生人生暮年,抚今追昔、怀念往事,对国家、亲人以及师友的关爱和教会表达“感恩”二字的口述史,也是先生为了能让后人看到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浩瀚的学海中,这一“粟”史如何沉浮的,为后人提供史料,提供信史。其中既有先生漫漫求学路,也有先生对母校、亲友和老师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先生坚定不渝的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以及感恩之心。
《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历史性。
作者简介
陈祖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史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原籍湖南茶陵。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1年来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清史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专攻中国古代学术史,尤以清代学术史用力最多。曾参加《中国史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清代全史》等重点项目的研究、撰稿工作。
本书特色
口述史是一种史学的研究方法,即以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是一门专门学科。陈祖武先生这部口述史,为后人展现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界初,在这个浩瀚的学海中,自己这一“粟”经历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以期为后人提供可以作为信史的史料。
目录
专精与兼通的学界楷模——陈祖武先生《恩重如山》序
引子
谈口述史
一、奠定人生根基的“五爱”教育
先从我的姓名谈起
我的祖父与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教育
我的小学及“五爱”教育
给我历史启蒙的谢志坚老师
二、从贵阳二中到贵阳一中
我的中学及受到的历史教育
家道中落与人生困惑
三、贵州大学的培养深恩
贵州大学的录取之恩
贵州大学奠定了一生学问的基础
张振珮先生对我的两次学术启蒙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初步萌芽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四、在昆明度过青年时代
来到昆明
与工人们的深情厚谊
与云南擦肩而过
郑天挺先生指引我走出云贵高原
研究生考试
郑天挺先生对我的两次教导及其深远影响
五、负笈京城
社科院的研究生岁月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不同
坚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登堂入室:回忆历史所的专业学习
回忆张政娘先生
回忆谢国桢先生
回忆杨向奎先生
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唯物史观问题
……
六、历史所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地方
七、古籍梳理
八、主持历史所工作
九、履职中央文史研究馆
回乡录
附录
后记
引子
谈口述史
一、奠定人生根基的“五爱”教育
先从我的姓名谈起
我的祖父与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教育
我的小学及“五爱”教育
给我历史启蒙的谢志坚老师
二、从贵阳二中到贵阳一中
我的中学及受到的历史教育
家道中落与人生困惑
三、贵州大学的培养深恩
贵州大学的录取之恩
贵州大学奠定了一生学问的基础
张振珮先生对我的两次学术启蒙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初步萌芽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四、在昆明度过青年时代
来到昆明
与工人们的深情厚谊
与云南擦肩而过
郑天挺先生指引我走出云贵高原
研究生考试
郑天挺先生对我的两次教导及其深远影响
五、负笈京城
社科院的研究生岁月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不同
坚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登堂入室:回忆历史所的专业学习
回忆张政娘先生
回忆谢国桢先生
回忆杨向奎先生
清代学术史研究中的唯物史观问题
……
六、历史所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地方
七、古籍梳理
八、主持历史所工作
九、履职中央文史研究馆
回乡录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