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晓芳
页数:149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2291747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域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是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书以“地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为选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为切入,重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原则与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活态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对策以及地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等相关内容。
目录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1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1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1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25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与途径35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3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体39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及方法59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73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活态化保护85
第一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8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内涵解读86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原理审视90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对策93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可行性分析9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可行性措施100
第五章 地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探索110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文化空间11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以青州府花边大套保护为例116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活态保护模式——以山西襄汾丁村古村落民居保护为例121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方式转换与创新——以赫哲族文化传承为例123
参考文献147
前 言1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1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1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15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25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与途径35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3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体39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及方法59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73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活态化保护85
第一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85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内涵解读86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原理审视90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对策93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可行性分析9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可行性措施100
第五章 地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探索110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文化空间11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实践——以青州府花边大套保护为例116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活态保护模式——以山西襄汾丁村古村落民居保护为例121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方式转换与创新——以赫哲族文化传承为例123
参考文献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