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春香
页数:23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815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宏大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下,此书考察了狂欢与宗教(主要是多神教和基督教)丰富的渊源关系及巴赫金狂欢理论内容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并试图通过狂欢理论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个案分析,强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一种跨文学、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理论尝试。无论是巴赫金的宗教人生,还是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影响,都成为其狂欢理论得以产生的宗教背景,而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成为其可供挖掘的理论资源之一。其间,狂欢的笑和宗教禁忌、狂欢的身体和宗教美学、狂欢的形象和宗教圣贤、狂欢的戏仿和宗教文本等,都通过狂欢理论的内容要素同宗教主题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张扬着宗教精神诉求,构建了文学与宗教文化亲和中的乌托邦理想,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角度和解读空间。
作者简介
宋春香,女,1975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先后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2003年至今工作于中国政法大学。曾先后出版合著1部,独著2部,分别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版),《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独著,22.5万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8年12月版)、《巴赫金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独著,22.5万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版),并且就对话哲学、狂欢理论、当代文化、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和法治文化等问题发表相关理论文章2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承担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
本书特色
《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共分5个章节,主要考察了狂欢与宗教丰富的渊源关系及巴赫金狂欢理论内容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并试图通过狂欢理论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个案分析,强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一种跨文学、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理论尝试。具体内容包括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文化历史之源、巴赫金的宗教意识、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文化渊源、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神诉求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节选
《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讲述了在宏大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下,此书考察了狂欢与宗教(主要是多神教和基督教)丰富的渊源关系及巴赫金狂欢理论内容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并试图通过狂欢理论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的个案分析,强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一种跨文学、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理论尝试。无论是巴赫金的宗教人生,还是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影响,都成为其狂欢理论得以产生的宗教背景,而对话理论和酒神理论成为其可供挖掘的理论资源之一。其间,狂欢的笑和宗教禁忌、狂欢的身体和宗教美学、狂欢的形象和宗教圣贤、狂欢的戏仿和宗教文本等,都通过狂欢理论的内容要素同宗教主题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张扬着宗教精神诉求,构建了文学与宗教文化亲和中的乌托邦理想,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宗教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角度和解读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