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燕继荣 彭莹莹
页数:20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534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基层协商民主为观察对象,力图系统回答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路径,按照“理论逻辑—实践经验—制度安排—政策设计”的思路展开研究,涉及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历程、推广类型及初步成效,基于规范、系统、稳定、有序、持续五项原则所形成的制度化构想,明确党组织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主体责任者的方案,以及从制度环境、制度主体、制度过程、制度保障四个方面设计的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体系。
作者简介
燕继荣,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运行保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部秘书长,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政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政府管理、国家治理。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五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政策评论两百余篇。
彭莹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博雅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曾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访学。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导论 协商民主:理念、行动与制度
第一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及其基层制度化实践
第一节 民主及民主质量的改进
第二节 中国协商民主在基层的推广
第三节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
第二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概念辨析
第二节 中国的基层协商民主与基层协商
第三节 制度化理论及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概念
第三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初步成效
第四章 组织结构:明确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责任主体
第一节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以党组织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体责任者
第三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责任主体的其他方案
第五章 运行过程:构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体系
第一节 改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第三节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实施的制度保障
第六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展望
第一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外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及其基层制度化实践
第一节 民主及民主质量的改进
第二节 中国协商民主在基层的推广
第三节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
第二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概念辨析
第二节 中国的基层协商民主与基层协商
第三节 制度化理论及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概念
第三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初步成效
第四章 组织结构:明确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责任主体
第一节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以党组织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体责任者
第三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责任主体的其他方案
第五章 运行过程:构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体系
第一节 改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第三节 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实施的制度保障
第六章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展望
第一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外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