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抗著
页数:196 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3011583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心理学? 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学问?洞穿他人心灵的本领?还是更加“科学”的算命方法?…… 其实,心理学并不神秘,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作者笔下,心理学中抽象的概念理论变成了每个人都有过的鲜活体验,看得见、摸得着。你会边读边感慨:“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愉快的阅读之余,你会不知不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反思自己、理解他人,活得更加明白、自在。
作者简介
李抗,心理学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参加过国内外各种心理工作坊,有多年心理咨询与培训经验,论文多次发表于核心期刊,在第13届国际理论心理学大会上做过专题报告《尼采对西方人文心理学的影响》。著有心理学教材《费斯汀格》、诗集《时光之花》等。
相关资料
第一章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行为与心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还记得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吗?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语言学家用6个月的时间把伦敦街头粗俗的卖花女培养成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的故事,改编自英国作家萧伯纳的作品《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我们本节接下来要阐述以它命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在1968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和他的实验小组随机抽取了美国的一所普通学校,并在6个年级18个班级里进行了所谓的“潜力调查测验”,之后给该校老师提供了部分学生的名单,并告知他们名单中的学生潜力超出常人,要求老师们在不告知学生本人的情况下进行长期的观察。而实际上,罗森塔尔教授在编写名单时只是随机抽取,也就是说名单和潜力高低并没有任何联系。然而8个月后他们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方面进步神速,在道德、人际关系及其他方面也都有突出变化。罗森塔尔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潜力调查测验”使教师对部分学生产生更高的期望,从而下意识地对学生作出有积极意义的引导,而学生收到这种下意识传递的信息后,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进而开始重塑自我,最终符合了“潜力调查结果”。这就是著名的期望效应的典型试验。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解释这一效应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当然,反之也成立。这就是说,当人们相互交流的时候,一个人的感情和期望等行为会导致其寄予对象向相应的方向发生一系列变化。期望对人有深层次的指导作用,美好而积极的期望使人良性发展,不当的期望则会让人的发展每况愈下。那期望效应不就成了“点金石”了吗?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形容期望效应有些夸大,事实上,心理学家的一系列研究与实验恰恰证明了期望效应有时就是能够“点石成金”,让“铁树开花”。上面提到的实验效应对儿童如此,对于成人也会这样显著吗?成人的接受能力、知识程度都与儿童有很大区别,更重要的是成人往往已经形成稳定的人格,是否还会受到期望效应的影响呢?20世纪70年代,电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仅仅是少数技术人员能够进行电脑操作。美国一个公司的高管在自己的公司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挑选了一个在公司担任清洁工的黑人,指出这个黑人有电脑方面的天赋,可以胜任电脑操作员的工作。结果,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这个黑人就成长为公司最出
本书特色
《迎头撞上心理学》:撞上心理学,撞见真实的自己生活是场美丽而奇妙的存在为什么有些场景像在梦里见过?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为什么带她去看恐怖片,他更容易接受你的表白?我们亲眼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我们亲眼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别人否认他做过的事,未必真的是想对你隐瞒:明明听到手机响,匆匆忙忙从包里翻出来,却没有来电或短信——我们的听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一个女孩的父亲酗酒,她以后的丈夫很可能也是个酒鬼——因为她潜意识里希望“帮父亲戒酒”的意愿得到延续:罗密欧与朱丽叶奋不顾身地在一起,也许并不是因为相爱——他们只是出于逆反心理,越被阻止的,就越坚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世界,一个真实的自已,一个豁然开朗的人生。这本《迎头撞上心理学》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心理学知识融合进典故、案例及故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性,提升自身的素质,处理好人际关系,拥有幸福的生活。
目录
节选
《迎头撞上心理学》内容简介:心理学?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学问?洞穿他人心灵的本领?还是更加“科学”的算命方法?…… 其实,心理学并不神秘,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作者笔下,心理学中抽象的概念理论变成了每个人都有过的鲜活体验,看得见、摸得着。你会边读边感慨:“啊,原来是这么回事!”愉快的阅读之余,你会不知不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反思自己、理解他人,活得更加明白、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