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东方朔 张子立 主编
页数:27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32066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朱子语类版本众多,本书以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藏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为底本,徽州本较黎《录》而言,更接近朱熹与门人弟子交流时语言的原貌。本书是在本编室出版的《朱子语类汇校》基础上删改,吸收原汇校成果,结合义理、文意加以判断取舍,确定有误的在原文上径改,删去校记,并对标点审核一遍使其更精确,以做成便利大众的普及本。”
作者简介
东方朔,原名林宏星。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长于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著有《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刘宗周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从横渠、明道到阳明:儒家生态伦理的一个侧面》(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荀子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等,编有《杜维明教授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哲学的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刘述先教授论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等。
张子立,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长于儒家哲学、新儒家研究。著有《从逆觉体证到理一分殊:试析现代新儒学之内在发展》(五南出版社)、《儒学之现代解读:诠释,对比与开展》(学生书局)等。
本书特色
孟子和荀子,这两位两千年前的哲人,他们都在讨论什么问题? 他们的辩论技巧怎么样,会诡辩吗? 他们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思考过一样的问题吗?在战国时代的纷乱中,他们渴望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他们的规划对后世产生过影响吗? 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目录
孙伟: 古希腊灵魂观与荀子之“道”——一个比较考察
李巍: 早期中国的类、类比与行动——以名墨孟荀为线索
方旭东: “天学”视野中的《荀子》——利玛窦对《王制篇》分类说的转写
邓秉元: 早期儒家的名辩思想——孔子与荀子之间
刘思禾: 墨子挑战与孟荀的回应——诸子时代的论辩主题
荆雨: 道-理-名-法:荀子德性法治之思想逻辑
魏犇群: 再论荀子的元伦理学
蓝法典: 从博弈视角看荀子政治设计的初衷、局限与意义
杨泽波: ”性朴说“商议——儒家生生伦理学对荀子研究中一个流行观点的批评
余治平: “荀子入秦”何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儒法的当面交锋与现实博弈
宋金明: 解蔽•治心•圣王——《荀子•解蔽》的哲学论旨
东方朔: 荀子伦理学的理论特色——从“国家理由”的视角说起
丁四新: 《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研究与检讨——从朱陆异解到《性自命出》“实性者故也”
胡发贵: 孟子“能”之哲学初论
林桂臻: 孟子心性论的天道理路
徐波: 孟子以“水”喻性善的理论张力
何益鑫: 从“故而已矣”到“乃若其情” ——《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的诠释及其衍生问题
强中华: 孟子对人性恶端的认识
张子立: 内圣外王的四种诠释——兼论孟荀之异
庄锦章: 荀子《性恶篇》的“可以”与“能”区別的分析
朱承: 王霸之辩与儒家公共性思想的限度
王正: 重思先秦儒家的天人之辨
陈赟: 治教分离视域下人性善恶问题之勘定
方达: 先秦孟、荀“性论”结构差异与文献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