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奎英
页数:505 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802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赵奎英,1969年生,山东定陶人。分别于1994年、2000年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文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曾繁仁先生。2000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华美学学会、国际美学学会会员。已出版学术专著《混沌的秩序:审美语言基本问题研究》(2003),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齐鲁文学奖”,“中国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优秀论文奖”等10余项奖励;并曾获“山东师范大学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课题多项。
本书特色
《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引论一 对象与范围二 基点与框架三 结构与方法上篇 名与逻各斯:中西语言哲学与诗学精神基点比较辨析第一章 西方传统的“逻各斯”语言观与中国古代的“名”言观第一节 逻辑语言观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第二节 “名”言观与“重名主义一 “名有三科”与逻各斯之两义二 名即“名一分”与逻各斯的“理性、逻辑”本质三 “名谓书字”与逻各斯的“言说”原义四 “重名主义”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第二章 逻各斯与上帝的合一与有名无名的悖反第一节 “太初有言”:逻各斯与上帝的合一与逻辑本体论第二节 “中和无名”:有名无名的悖反与无名本体论一 有名无名的悖反与逻各斯中心二 道家的无名本体论三 儒家的“天不言”与道家的“道不可名四 魏晋玄学对儒道冲突的融汇与无名本体论的确立五 “道大无名”与混沌、中和之境第三章 逻辑地言说与诗化地言语第一节 逻各斯中心与逻辑地言说第二节 有名无名的悖反与审美言语的超越一 道家的道言悖反与审美超越二 儒家的“天不言”、“言不尽意”与审美超越第四章 “逻各斯”语言观传统中的西方“纯诗学”与“名言”观视野中的中国“大诗学”第一节 “有韵的逻各斯”与逻各斯语言观传统中的西方纯诗学第二节 “有象的道”与名言观视野中的中国“大诗学一 “名与象”与“文与象二 “象与道”与“文与道三 “名与分”与“文与教第五章 西方传统诗学的理性“真理”指向与中国传统诗学的混沌“中和”境界第一节 逻辑本体论与西方传统诗学的理性“真理”指向第二节 无名本体论与中国传统诗学的混沌“中和”境界一 中和无名与圣人理想二 诗文礼乐与“成人之行三 “礼乐交错”与有名无名的悖反与调和四 混沌“中和”与中国诗学的理想境界五 “中和”境界与“大美”理想第六章 西方传统诗学的逻辑体系与中国传统诗学的诗化形态第一节 逻辑的言说与西方传统诗学的逻辑体系第二节 诗化的言语与中国传统诗学的诗化形态一 “言无言”与“不言诗学”的诗性空间二 “言象言”与“意象诗学”的诗化表达下篇 诗化与空间化:中西语言哲学与诗学当代汇通基础考察第七章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与中西语言哲学与诗学的当代汇通第一节 “逻辑语言观”的解构与西方现代、后现代语言哲学与诗学的诗化转向一 从逻辑语言观到诗化语言观二 诗化语言观的转向与对逻辑语言观的解构三 西方现代、后现代语言哲学的诗化转向与中西语言诗学的当代汇通第二节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与西方后现代语言哲学与诗学的空间化转向一 逻各斯语言观与“时间化”传统二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空间化”转向三 空间化转向与“空间化诗学第三节 中国语言哲学、诗学的空间化与诗化倾向与中西语言哲学、诗学思维的当代汇通一 中国古代语言哲学、诗学的“空间化”与“诗化”倾向的宇宙时空意识根源二 西方语言哲学、诗学的空间化转向与中西语言哲学、诗学思维的当代融塑参考书目后记
节选
《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突破了长期几成定式的从“道与逻各斯”对立构建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框架,而是从“名与逻各斯”出发对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进行整体架构,如果说西方哲学文化是围绕着“逻各斯中心”与“反逻各斯中心”展开的,那么中国哲学文化则是围绕着“名”与“无名”(“道”)展开的,如果说西方的哲学语言观是从“逻各斯”人手认识语言的,可以概括为“逻各斯语言观”,那么中国古代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则主要是蕴含在“名”这一概念之中的,可以概括为“名言观”。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