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孔邦杰
页数:357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32344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业也因此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不错金、产业规模优选的行业之一。旅游业是对环境很敏感的产业,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因而,旅游环境方面的直视和技能成为旅游学科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之一。本书根据旅游环境的特点,以培养掌握旅游环境理论直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旅游环境各要素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旅游环境的基础知识、评价技术和保护方法等,以使旅游开发和活动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从而促使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孔邦杰,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旅游环境、旅游安全、旅游信息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改了书中的部分用语,更新并添加了一些案例和数据。这些改动紧贴时事,提升了可读性和实用性,为旅游学科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好的导引。
目录
第一章 旅游环境概述
第一节 旅游环境系统
第二节 旅游环境关系
第三节 旅游环境效应
第四节 旅游环境问题
第二章 旅游环境基础理论
第一节 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节 环境科学理论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
第五节 环境工程学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社会环境
第一节 旅游社会环境影响
第二节 旅游社会环境
第三节 旅游经济环境
第四节 旅游文化环境
第四章 旅游景观环境
第一节 旅游景观环境概述
第二节 地质地貌景观环境
第三节 人文建筑景观环境
第四节 旅游景观环境评价
第五节 旅游景观环境保护
第五章 旅游设施环境
第一节 旅游交通环境
第二节 旅游食宿环境
第三节 公共、专用设施环境
第六章 旅游大气环境
第一节 大气环境的旅游意义
第二节 大气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旅游大气环境评价
第五节 旅游大气污染防治
第七章 旅游水体环境
第一节 水环境的旅游意义
第二节 水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对水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旅游水环境评价
第五节 旅游水污染防治
第八章 旅游声光环境
第一节 旅游声环境
第二节 旅游光环境
第九章 旅游地表环境
第一节 旅游固废垃圾
第二节 旅游土壤环境
第十章 旅游生物环境
第一节 生物环境的旅游意义
第二节 旅游的生物环境条件
第三节 旅游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旅游生物环境评价
第五节 旅游生物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 旅游环境容量
第一节 旅游环境容量概述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节选
第二节 大气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气象与气候的全部要素并非都能对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优良的大气环境为开展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不良的大气状况会干扰和限制游客的旅游活动。
一、 气象因素对旅游的影响
(一)影响客流时空分布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对旅游流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产生影响,导致旅游业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的变化节律。气候温和、宜人的季节是旅游的良好季节,而炎热或寒冷的天气会降低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在气候学上一般采用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候均温在10—22摄氏度之间的时期为春季或秋季,候均温小于10摄氏度为冬季,候均温22摄氏度以上为夏季。据测定,气温在15—18摄氏度时,能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因而春秋季宜于旅游。 气候条件及变化对客流空间分布也存在影响。气候条件优越且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如亚热带和温带适宜于多数人的一般旅游,因此,在一年内,去亚热带、温带旅游的人,比去寒带、热带旅游的人要多。天气炎热时节,气候相对凉爽宜人的海滨、湖滨和山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气候严寒季节,低纬度地区成为居住在北方的游客向往的地方。因此,气候条件影响旅游流的空间分布。
(二)影响旅游功能发挥 气象气候条件关系到旅游地的功能和最佳旅游季节的长短,一些旅游区旅游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气象、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以休养、疗养为功能的旅游区,要求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相配合,以提高疗养效果和质量;以健身为功能的旅游区,如游泳、划船、登山等,要有适宜的天气条件配合,游泳要有充足的阳光、水温适度,划船要风浪小、水面平稳,登山要求高空风速小、无降水、日照长、气温不过低等条件。如果天气条件不能很好配合,旅游者就会感到不舒服,旅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气象气候条件对旅游项目的性质、内容有影响。以户外为主的旅游项目,在遇到不利的天气条件时,可调整为室内娱乐或参观项目,或者改为洞穴旅游;以健身为主的旅游项目,可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变换活动内容,使旅游活动内容尽可能适应气象和气候条件。
(三)影响旅游活动开展 气象现象是影响旅游活动的外部环境条件,天气的优劣和变化有时会对旅游产生负面影响,表现在影响旅游计划执行和降低旅游景观效果。天气变化对旅游活动产生限制作用,影响既定计划的顺利执行。旅游路线及时间安排确定以后,如遇不利的天气变化(暴雨、强风、沙尘暴等),原计划安排就难以圆满完成,如观日出遭遇阴天下雨,观日出的旅游活动就难以进行;欣赏佛光风景,要有云雾配合,如没有合适的云雾天气,佛光景观就难以形成。 天气变化对每次特定目的的游览观赏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如观日出、观日落、观彩霞、观极光、观高山宝光、观海市蜃楼等特定观赏项目,就要求有瞬间的良好天气条件相配合。如观日出、日落时无云无雾,则能见度最佳;观极光要夜空晴朗;观高山宝光要有薄雾和适度的水汽条件;观海市要西天有云,水汽浓重等。总之,只有具备相应的天气条件,这些项目的观赏效果才会得到保障。
(四)影响游客身心健康 良好的温湿环境条件,会为游客的旅游活动创造优良的条件,而不利的温湿度会对游客的健康造成影响。人体适宜的温度在18—25摄氏度,气温过高会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心情郁闷,高温高湿会使游客患上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疾病,并易患胃肠炎及痢疾等疾病;气温过低会使人感到寒冷,身心难以舒展。 一般人在45%—65%的相对湿度下感觉最舒适。湿度过高会影响人调节体温的排汗功能,当湿度达到80%以上时,人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易中暑,而且工作事故发生概率会增加30%,湿度在85%且气温在30摄氏度时,人们易患头痛、溃疡及皮疹等疾病。湿度过低使人体水分蒸发加快,会使皮肤干燥,对鼻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科学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较快,从而易造成食物霉变、变质,对游客健康造成威胁。
(五)影响景区安全生产 恶劣的气象气候条件,如暴雨、酷热、严寒、大风、雷击、冰雹及沙尘暴等,不但阻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可能使旅游景观和某些旅游设备设施损坏。如暴风雪天气对滑雪、自驾车旅游安全产生影响;大风和强降水天气使公路变得湿滑,导致交通事故比晴天状态下的事故量增加约30%以上。因此,雨季不要安排去有泥石流和暴洪危险的旅游区;去干旱地区旅游,要避开气温最高的季节。同时,旅游业经营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