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封面

作者:钟日兴著

页数:10,202页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54123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从长时段、乡村史的角度考察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在乡村社会的深入过程和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关注其实际运作情况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对基层苏维埃的建立与运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群组织建设、群众团体建设、基层武装建设、基层妇女参政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和清晰的梳理,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下基层社会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钟日兴,历史学博士,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央苏区史。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求索》《历史教学》《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

目录

第一章??土地革命前赣闽边区的政治认同危机 1

第一节??军阀的残暴统治 2

第二节??基层权力的失序 8

第三节??匪祸之患 13

第二章??早期红色基层政权建设 20

第一节??早期红色基层政权的建立 20

第二节??早期红色基层政权的形态 27

第三节??早期红色基层政权的特点 33

第三章??苏区形成后基层政权的建立与运行 39

第一节??基层苏维埃的建立 39

第二节??基层苏维埃的运行 53

第四章??中央苏区基层干部建设 68

第一节??中央苏区基层干部的选拔 68

第二节??中央苏区基层干部的监督和流动 77

第三节??中央苏区基层干部的教育 90

第五章??中央苏区基层党群组织建设 97

第一节??基层党组织建设 97

第二节??群众团体建设 106

第六章??中央苏区基层武装建设 121

第一节??中央苏区基层武装产生的背景 121

第二节??中央苏区基层武装建设的开展 133

第三节??中央苏区基层武装建设的困难与不足 144

第七章??中央苏区基层妇女参政 149

第一节??中央苏区基层妇女参政的兴起 150

第二节??中央苏区基层妇女参政的途径 153

第三节??中央苏区基层妇女参政的影响 165

第八章??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的效果 174

第一节??中央苏区基层政权的扎根 174

第二节??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中的不足 185

结??语 196

节选

第二章??早期红色基层政权建设(节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血腥镇压。正是在这种紧迫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立红色政权道路的探索。在早期城市暴动中,革命力量遭到了沉重打击;另一方面,土地革命在广大乡村地区却蓬勃发展,共产党人逐渐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在赣闽区域的乡村暴动过程中,各地党组织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创建了一批遍布赣闽区域、呈现出多种形态、带有时代特点的红色基层政权。
第一节??早期红色基层政权的建立
中共中央在决定举行南昌起义的同时,还决定在农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争取建立乡村农民政权,并训令湘粤鄂赣四省应迅即发动和组织农民秋收暴动。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行动纲领,对四省农民秋收暴动的行动计划和方针政策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在乡村政权方面,提出“夺取一切政权于农民协会,歼灭土豪劣绅及一切反革命派,没收其财产”[ 《中央关于湘粤鄂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1927年8月3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
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赣闽区域的中共党组织也开始组织一系列暴动并建立红色政权,随后赣南和闽西一批红色基层政权以星火燎原之势逐渐发展和壮大,最终汇聚成了土地革命中全国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一、赣西南的早期红色政权
中共江西省委于1927年8月下旬得悉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秋收暴动的指示,于是加紧在全省建立红色政权的步伐。省委立即对全省农民秋收暴动作出了计划,还同时制定了《江西全省秋暴煽动大纲》《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行动政纲》和《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纲》。1928年1月10日,江西省委召开常委临时会议,专门讨论武装割据赣西南问题,成立统一领导赣西南武装割据斗争的中共赣西南特委。在中共中央的催促下,江西省委将全省划分为五个暴动区:(一)西南区;(二)西北区;(三)东北区;(四)赣东区;(五)南浔路区。西南区包括:吉安、万安、遂川、泰和、永新、宁冈、安福、吉水、永丰、乐安、新余、兴国、赣州、南康、崇义、于都、信丰等县。西南区为全省总暴动的爆发点,东北、西北两区继续响应,再次为赣东区的暴动。
赣西南最先爆发农民武装暴动的是万安县,各乡农协也在暴动中相继建立。在八一南昌起义以前,全县农民均在农民协会组织之下,农协在农民中有极大的威权,已成为乡村中事实上的政府。八一南昌起义以后,反动的省政府通令全省停止一切民众运动,解散农协。1927年9月中旬,县委召开全县党的代表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秋收暴动的计划,各区乡的农协又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得到了恢复。自此以后,各区各乡即随时发生斗争,不断地捕杀豪绅及反动派。全县乡村整个在赤色恐怖之下,仅一区之县城在豪绅地主手中。[ 《江西工农革命的记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1928年1月3日),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8年)》,1986年版,第198、200页。]
10月,在曾天宇的领导下,成立了“万安行动委员会”,研究决定举行武装暴动,攻打万安县城。不久又成立了暴动总指挥部和参谋部,组织农民暴动和准备攻打县城。11月19日,曾天宇宣布万安县全县总暴动,并把全县武装力量和部分农协会员编为3路纵队:第1路以城区和一区(包括焦源、剡溪、窑头)等地农协组成,张世熙为总指挥;第2路以韶口、高破、白土、上宏等地农协组成,刘兴汉为总指挥;第3路以百嘉、罗塘、桂江、潞田等地农协组成,许大权为总指挥。从1927年11月19日至12月31日,曾先后3次攻打万安县城,但皆因武器简陋、敌强我弱而受挫。在毛泽东指挥井冈山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的策应下,1928年1月9日,革命武装一举占领县城,并成立了万安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许大权:《万安农民暴动及四次攻打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71—872页。]
在位于兴国、泰和、永丰、吉水、吉安等县接壤之处的东固山区,大革命后从吉安潜回的共产党员,以赖经邦为首,召集开会,决定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农民协会,建立革命武装。1927年10月以后,东固地区的农民武装——东龙游击队在赖经邦的率领下、[ 汪安国:《东固暴动及其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891页。
]延福地区的农民武装在李锦云的率领下相继举行了暴动,[ 《延福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667—668页。
]成为赣西南地区革命武装的两个活动中心。暴动的胜利影响到东固和延福周围各县,永丰、吉水、泰和、兴国、吉安、万安等地的革命者都纷纷和这里的党组织取得联系,争取武装力量的援助,各地的党组织和红色政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两地相继成立了第7和第9纵队以及东固和延福的区苏维埃政府,由土地、财政、军事、文化、妇女等委员会组成,下辖几个乡苏维埃政权。[ 汪安国:《东固暴动及其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89—891页。]
在此之后,赣南相继爆发了赣县大埠农民暴动、信丰农民暴动、雩都里仁和桥头农民暴动、寻乌农民暴动、南康潭口及兴国崇贤农民暴动。1928年2月,赣县大埠乡农民2000余人在赖传珠、谢家禧、朱如红等率领下,分两路攻打并摧毁了大埠附近的赖村和彭屋两个地主碉堡。同时大埠圩成立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是黄世秦,委员是赖传珠、钟正泉、赖霸天、朱如红、谢家禧、彭学礼。这时参加农民协会的人就多了,到处都插上了红旗。不久,暴动武装遭到敌人的围攻而被打散。[ 赖传珠:《大埠暴动亲历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929页。
]2月29日,雩都党组织带于都南乡的里仁领导2000多名农民举行暴动。继南乡暴动之后,李英、李骏、刘为美等指挥西乡各乡农民举行暴动,击杀了群众痛恨的土豪劣绅后,暴动队伍在他们指挥下,浩浩荡荡地向县城进攻。暴动队员们围攻县城3天,屡次冲锋都被城内敌军击退,暴动受挫。[ 丘倜:《雩都暴动之始末》,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941—942页。]
3月23日,在肖凤鸣、黄维汉等党员的领导下,信丰县农民1万多人举行武装暴动,在攻打县城未下后,建立革命武装,坚持打游击。[ 《信丰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江西地区》,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676—678页。]
3月25日,寻乌县农民在古柏、刘维卢等领导下攻占寻乌县城,释放被关押的革命者和群众,镇压了一批反动分子,留车、牛斗光、黄乡、吉潭等乡村的农民也积极响应暴动。由于敌人反扑,各路暴动队伍未实现县城会合的计划而很快解散,暴动主要骨干也分路转移到外地隐蔽或殉难。[ 《江西工农革命的记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1928年1月3日),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年—1928年)》,1986年版,内部发行,第198—200页。]
在这些暴动中,相继建立了一些乡村红色政权,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在敌人的反攻下被取消,但是它们扩大了革命在乡村社会的影响,锻炼了基层党组织,并留下了少数坚持斗争的暴动队伍。
此后赣西和赣南各县、区党组织在朱毛红军的帮助下,基层红色政权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此后建立起更高级别的红色政权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二七会议方针的指引和赣西南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赣西、赣南的吉安、吉水、安福、泰和、永丰、峡江、遂川、万安于都、兴国、赣县、信丰、瑞金、南康、寻乌、宁都、安于会赣边区、于北区以及周边的南丰、乐安等县、区都先后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正式的县级苏维埃政府。上犹、安远、石城等县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或革命军事委员会。当时的总结指出,赣西南苏维埃的发展,是在土地革命中通过农民游击战的方式,经过了几年多的斗争,由零碎的部分的政权,而发展成为统一的有联系的苏维埃区域。[ 《赣西南的(综合)工作报告》(1931年9月20日),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2页。]在此基础上,10月7日,在吉安宣布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6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