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恋上古诗词:唤起两眸清炯炯·周邦彦词全解

封面

作者:郑小军

页数:51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201782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周邦彦,号清真居士,是北宋后期词坛代表人物,对南宋以后词人影响巨大,被清人推崇为“词家之冠”。本书以宋版《片玉集》为底本,参考诸多善本,对周邦彦词全集做了精校详注和全面解读。除疏通词作中的字句疑难外,着重解析了每一首词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愫、层次架构、艺术技法,尽发词中意蕴。全书讲解通透,饶有兴味,文风优美,同时辨析审慎,洞见幽微,在前人评析基础上,又自出机杼,时有创获。
全集之后,另附五十七首集外词,仅录词作,不予注释解读,以示区别。并附历代周邦彦词总评选辑与周邦彦年表,材料翔实,面面俱到。全书组配二十余幅古典版画插图,图文对照,深入词境。
书名中的“唤起两眸清炯炯”是历代评论家推崇的周邦彦词名句,也寄托着本书作者胸中有志、不流于世俗的人生理想。

作者简介

郑小军(1962—2022),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人间词话校注》《毛泽东圈阅评点的中国古代散文》(主编)等,选编点校《明清神话小说选》,参与编纂一代词宗著作《夏承焘集》。曾主持、参与全国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全国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多项,获国家级、省级图书奖三十余项。

本书特色

名家学者历时数年潜心编著,取材广博,勤力校辨,下笔谨密,书稿扎实。
普及性与专业性并重,既造福广大古诗词爱好者,又将周邦彦词的整理研究推上新高度。
捕捉名篇名句,组配古典版画插图,不拘泥表面文字,深入词境,形式灵活,词画浑然一体。

目录

前言

卷一

春景

瑞龙吟(章台路)

……

卷二

春景

……

卷三

春景

……

卷四

夏景

满庭芳(风老莺雏)

……

卷五

秋景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

卷六

秋景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

冬景

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

……

卷七

单题

解语花(风销焰蜡)

……

卷八

单题

兰陵王(柳阴直)

……

卷九

杂赋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

卷十

杂赋

意难忘(衣染莺黄)

……

清真词外编

历代周邦彦词总评选辑

周邦彦年表

后记

后记

节选

苏幕遮① 燎沉香,消溽暑②。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③。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④。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⑤。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⑥。 注释
① 陈本注调名“般涉”,无题。
② “燎沉香”二句:薰烧水沉香,消除夏天湿热之气。沉香,水沉香,一种薰香料。详前《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注④。参见李商隐《隋宫守岁》:“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溽(rù入)暑:潮湿闷热之气。溽,潮湿。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③ 侵晓:天色渐亮时,拂晓。窥檐:指鸟雀于屋檐上向外窥探。参见杨广《晚春》:“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徐璧《失题》:“双燕今朝至,何时发海滨。 窥檐向人语,如道故乡春。”
④ “叶上”句:在朝阳映照下,荷叶上残留的昨夜的雨水,逐渐收干。初阳,朝阳。宿雨,隔夜之雨。水面清圆:形容水面上的荷叶清润圆正。 路德延《小儿诗》:“贮怀青杏小,垂额绿荷圆。”风荷:风中的荷叶。 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
⑤ 吴门:此指词人故乡钱塘(今浙江杭州)。长安:这里代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⑥ 渔郎:年轻的渔夫。许浑《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小楫(jí及)轻舟:参见李远(一作李群玉)《黄陵庙词》:“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小楫,短桨。芙蓉浦:遍布荷花的水边。参见皎然《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停纶乍入芙蓉浦,击汰时过明月湾。 解读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轻的周邦彦入京为太学生,到担任太学正,一直客居东京。其间的某个夏日早晨,久居京城的他,对着水面风荷,不禁想到了家乡钱塘湖中荷花,由此勾起了怀乡思归之情。今人或将“长安”落实为古都长安,谓词人熙宁七年(1074)夏初入长安月余后作。按一个多月时间,不能谓“久”,与“久作长安旅”情形不合,此说实难成立。
词的上片描绘眼前所见景象。先从室内薰香消暑写起,渐次写到屋檐下的鸟雀一早欢呼天空放晴,再写到室外水池上荷花在风中婀娜摇曳,清圆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映照下渐渐收干。由近及远,由内而外,脉络清晰,极有章法;“呼晴”与“宿雨”,“侵晓”与“初阳”,“风荷”与下文“芙蓉”,前后逐一照应,针线颇密;又纯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不加藻饰,不用掌故,却勾勒得生新鲜活,分外传神。所以,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评上片曰:“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叶上”三句,尤为后人称道。王国维《人间词语》评此三句曰:“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俞陛云《宋词选释》亦赞云:“笔力清健,极体物浏亮之致。”下片抒发思乡之情。“故乡遥”四句,抒发由“风荷”引发的故园之思、羁旅之恨,直抒胸臆,一气呵成。乔大壮手批《片玉集》云:“‘家住’二句,与东坡《醉落魄》‘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句同境异,可供研玩。”“五月渔郎”以下,笔法一转,从家乡儿时伙伴着墨,由对方相忆,侧面来写自己怀想,继而以小桨轻舟驶入芙蓉浦的梦境作结,写情深得灵动变幻、清旷超逸之妙。
晚清陈廷焯《云韶集》盛赞此词曰:“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这也是本篇广为后人传诵的原因之一。
罗忼烈《清真集笺注》对词中“家住吴门”献疑曰:“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张继《阊门即事》诗‘试上吴门窥郡国’是也,即今之苏州市。清真乃钱塘人,词不云家住钱塘而曰吴门,或假借言之,或曾移家于此,未可知也。”按:此说不尽妥帖。盖不知钱塘素称吴门。钱塘之山亦称吴山,如周邦彦《隔浦莲》梦想家山曰“屏里吴山梦自到”即是。钱塘之水亦称吴江,如唐人长孙镒《浙江逢楚老》“雁度吴江万木秋”即是。钱塘素称三吴都会,如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即是。故钱塘称“吴门”自不需要假借。唐代韦应物《送房杭州(孺复)》诗:“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风雨吴门夜,恻怆别情多。”权德舆《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诗云:“春草吴门绿,秋涛浙水深。”这两首诗里说的“吴门”,皆指钱塘。周邦彦以“吴门”指称钱塘,当无疑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恋上古诗词:唤起两眸清炯炯·周邦彦词全解》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6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