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自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201318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古诗十九首释 :经典常谈(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本古典文学研究作品,《古诗十九首释》和《经典常谈》两书的合集。《古诗十九首释》既有对诗歌的注解考证,又有对诗歌意蕴的鉴赏批评,既有注释考证,又有鉴赏批评,这是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成为后人研究的典范。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经典常谈》《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本书特色
版画插图版古诗词读本
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开了一种新风,特点非常鲜明,他既继承李善“释典”、“释事”的传统,同时重视“诗歌意义”,重视对《古诗十九首》内在旨意的搜寻。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摒弃了“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的陈词烂调,揭示《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对生命、对生死、对时间流逝的焦灼和感叹;肯定《十九首》中男女之情和热烈的相思,还其本来面目。在体例上,朱《释》往往“注释”部分用李善的“释典”、“释事”;“说明”部分揭示内在的旨意,把搜寻诗歌中的“典事”和阐发诗歌“意蕴”结合得非常完美,因此,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的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目录
古诗十九首释
序3
行行重行行9
青青河畔草16
青青陵上柏23
今日良宴会28
西北有高楼33
涉江采芙蓉39
明月皎夜光44
冉冉孤生竹49
庭中有奇树53
经典常谈
序61
《说文解字》65
《周易》第二73
《尚书》第三80
《诗经》第四88
三礼第五95
《春秋》三传第六100
四书第七106
《战国策》第八112
《史记》《汉书》第九117
诸子第十131
辞赋第十一143
诗第十二151
文第十三163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183
附录二《封建论》指导大概220
附录三重印《经典常谈》序(叶圣陶)242
附录四读《经典常谈》(叶圣陶)245
前言
古诗十九首释序
诗是精粹的语言。因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许多人觉得诗难懂,便是为此。但诗究竟是“语言”,并没有真的神秘;语言,包括说的和写的,是可以分析的;诗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散文如此,诗也如此。有时分析起来还是不懂,那是分析得还不够细密,或者是知识不够,材料不足,并不是分析这个方法不成。这些情形,不论文言文、白话文、文言诗、白话诗,都是一样。不过在一般不大熟悉文言的青年人,文言文,特别是文言诗,也许更难懂些罢了。
我们设“诗文选读”这一栏,便是要分析古典和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帮助青年诸君的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更注意的是要养成他们分析的态度。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实欣赏;欣赏是在透彻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见将欣赏和了解分成两橛,实在是不妥的。没有透彻的了解,就欣赏起来,那欣赏也许会驴唇不对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响。一般人以为诗只能综合的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诗是错综的,多义的,非得细密的分析工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囵吞枣的读去,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词藻等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的口头眼下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