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昌耀著
页数:10,451页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ISBN:97870201779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选作者自1955年到1998年创作的诗歌作品将近200首,囊括其毕生诗歌创作的所有代表作品。昌耀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壮美。饱经沧桑的情怀、辽阔旷远的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作者宏大的诗歌整体。收入代表作品:《慈航》《斯人》《划呀,划呀,父亲们!》《大山的囚徒》《一百头雄牛》《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峨日朵雪峰之侧》《哈拉库图》等。
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36年生,原籍湖南省桃源县。九三学社会员。1950年考入部队文工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曾经很长时间受到不公正待遇。2000年因病辞世。曾任《青海湖》杂志编辑、青海省作协副主席。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直至八十年代以后才引起广泛注意。已出版诗集《昌耀抒情诗集》《情感历程》《噩的结构》《命运之书》等,诗文集《昌耀诗文总集》《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等。
相关资料
昌耀的写作是向下的、有重力感的诗歌。他的诗歌凝重、沧桑、孤独、古奥,是以生命的苦难之姿撞击地心的沉重之力。昌耀是用苦难造就的诗人,他和里尔克一样,经受着心灵和肉体的折磨。陌生化的、无法复制的语言,使他的文本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苦难感、命运感和挣扎感,是那种关于青藏高原的民俗的地理命名、宗教信仰,是具有现代性的、又明显独具个人标记的文化整合,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昌耀诗歌中涉及的西部风物,不再将它们作为承载个人小情感的载体。昌耀会把百姓视为良知,将自然风物视为良知,这其中包含了对人性的揭示、精神的塑造,有着时代的回响,这些内涵在地域性写作中,成为具有人类共识共感的世界性情怀。
——《文艺报》评论
对昌耀和他的诗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对生死的彻悟,是从经验中提炼的“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和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的信念。对生死的彻悟同时提供了锻炼语言所必须的锤和砧,使之更加敏感、锐利和坚实;对爱的信念则不断开掘、催化和澄清那来自生命底蕴的巨大激情,并将其导入形式的河床。此外还必须考虑他对不同诗歌风格的非凡的汲取和融汇能力。如果有机会集中讨论他个人的诗歌谱系,我想可以举出杜甫式的沉郁顿挫、惠特曼式的长风浩荡、李贺式的云诡波谲和埃利蒂斯式的跳脱透明,包括青海民歌的质朴纯真对他的影响。这些性质不同,甚至彼此冲突的风格要素的奇异融合,拥护着他诗歌语言的高能量。
——诗歌评论家、诗人 唐晓渡
昌耀的诗,有着独具个性的诗体语言和灵性诗意的审美意象,透露出对人的生存境地彻悟的洞察,表现了对命运的反思和对生命本体形而上的哲思。但在奇崛的意象、陌生化的语言之中却流露出他坚守人生信念的执着精神,以及贯穿其中的对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雷庆锐
昌耀用扎实的童子功、高度的自觉勤奋创造了具有“青铜质感”的文字。
——诗人、评论家、翻译家 王家新
本书特色
◎ “诗人中的诗人”昌耀晚年亲自编定的诗集
◎ 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金句选:
然而此刻究竟是谁的口吻暖似红樱桃/轻轻吹亮了我胸中的火种。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
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
这世间一切的珍重难于为人生永驻。
我们会有自己的里程碑。/我们应有自己的里程碑。
赶路的人永是天地间再现的一滴锈迹
谁与我同享暮色的金黄然后一起退入月亮宝石?
那么爱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吧。然而爱却远非平常的事。
诗人对窗枯坐许久深信写诗的事情微不足道
这道路很长很长,这日子很短很短/值得把精神全部投入。
目录
船,或工程脚手架001
鹰·雪·牧人002
边城003
月亮与少女004
高车005
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006
这是赭黄色的土地007
荒甸008
夜行在西部高原009
凶年逸稿010
猎户017
峨日朵雪峰之侧018
天空019
良宵020
断章021
慈航024
山旅047
莽原057
湖畔059
烟囱060
驻马于赤岭之敖包061
风景:湖063
划呀,划呀,父亲们!065
轨道071
木轮车队行进着074
鹿的角枝077
风景:涉水者078
太息〔拟古人〕079
所思:在西部高原081
在山谷:乡途083
纪历084
河西走廊古意085
在敦煌名胜地听驼铃寻唐梦086
戈壁纪事088
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
及三个孩子之歌089
草原096
天籁097
雪乡099
旷原之野100
河床107
她站在剧院临街的前庭110
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112
海的小品115
巨灵118
芳草天涯121
雄辩122
夷〔东方人〕125
人·花与黑陶砂罐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