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辛治洋
页数:35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666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集体主义是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原则,集体意识教育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初步形态。本书的基本内容由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践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基于历史和比较的方法,澄清了集体意识教育的内涵与价值。调查研究从集体概念的认知、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理解、自身角色的诠释及集体制度的遵守等四个维度进行集体意识的观察和测量。实践研究扎根于少年儿童教育现场,分别从品德课程、集体活动、班级组织、奖励与批评等几个角度,分析集体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改进策略。
作者简介
辛治洋(1978-),安徽太湖人,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徽省少先队副总辅导员,安徽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入选安徽省科学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教坛新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曾获全国教育科学成果三等奖,安徽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导论
一 当前少年儿童集体意识教育的新特征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
第一章 从集体主义教育到集体意识教育
一 集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
二 集体意识:当代德育的应然目标
三 集体意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第二章 少年儿童集体意识的现实考察
一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
二 小铮、小文集体概念的认知
三 小铮、小文的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理解
四 小铮、小文自身角色的诠释
五 小铮、小文集体制度的遵守
六 小铮、小文集体意识的特征
七 少年儿童集体意识的养成环境
第三章 品德课程中的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类型分析
三 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
四 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影响因素
五 改善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第四章 集体活动中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活动设计忽视集体意识教育
三 活动条件限制集体意识教育
四 教师错失集体意识教育机会
五 教育者个体意识的思维立场
六 教育者对集体的错误解读
七 集体活动中集体意识教育的成功实践
第五章 集体组织中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班委会组织理应具有集体意识教育的价值
三 班委会组织缺失集体意识教育的现实考察
四 班委会组织集体意识教育价值流失的根源
五 依凭班委会组织进行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第六章 奖励中的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缺乏集体意识教育意蕴的奖励
三 在奖励中开展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第七章 批评中的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缺失集体意识教育意蕴的批评现状
三 在批评中开展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结论
一 从集体主义教育到集体意识教育
二 从合作意识教育到集体意识教育
三 从集体意识现状到集体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当前少年儿童集体意识教育的新特征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
第一章 从集体主义教育到集体意识教育
一 集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
二 集体意识:当代德育的应然目标
三 集体意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第二章 少年儿童集体意识的现实考察
一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
二 小铮、小文集体概念的认知
三 小铮、小文的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理解
四 小铮、小文自身角色的诠释
五 小铮、小文集体制度的遵守
六 小铮、小文集体意识的特征
七 少年儿童集体意识的养成环境
第三章 品德课程中的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类型分析
三 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现实困境
四 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影响因素
五 改善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第四章 集体活动中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活动设计忽视集体意识教育
三 活动条件限制集体意识教育
四 教师错失集体意识教育机会
五 教育者个体意识的思维立场
六 教育者对集体的错误解读
七 集体活动中集体意识教育的成功实践
第五章 集体组织中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班委会组织理应具有集体意识教育的价值
三 班委会组织缺失集体意识教育的现实考察
四 班委会组织集体意识教育价值流失的根源
五 依凭班委会组织进行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第六章 奖励中的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缺乏集体意识教育意蕴的奖励
三 在奖励中开展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第七章 批评中的集体意识教育
一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二 缺失集体意识教育意蕴的批评现状
三 在批评中开展集体意识教育的建议
结论
一 从集体主义教育到集体意识教育
二 从合作意识教育到集体意识教育
三 从集体意识现状到集体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