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光涵
页数:16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7129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上世界的80年代开始,珠三角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承接来自港澳台乃至东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吸纳了全国范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逐步成为劳动密集型、外向型的世界制造业基地和以外来“农民工”为主体的开放型劳动力市场。2004年前后在珠三角地区发生的“民工荒”,逐渐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工资上涨。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低技能的初级劳动力市场之间形成了一种均衡状态,使产业的升级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缺乏内在的市场动力,我们将这种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均衡状态称之为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双锁定”态势。我们应在刘易斯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假设、概念和理论架构,探讨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本与劳动市场的互动关系,寻求珠三角实现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双提升”的可行路径。本书将研究对象锁定为人力资本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互动关系。从个人供给行为和产业需求发展角度分析珠三角劳动力总量、结构和制度环境问题。
作者简介
陈广汉,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李小瑛,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员(2016-2017),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港澳经济和科技创新等。担任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常任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员,中山大学“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理论广东研究基地专家、全国女经济学者联谊会会员,“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骨干研究员,《当代港澳研究》编辑,《经济研究》、Chine Economic Review,《南方经济》审稿人等。学术成果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SSCI)等重要刊物。主持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端智库基金项目等,撰写多篇决策报告。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理论起点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概念和假设
(四)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简要评述
三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
(一)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
(二)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
本章小结
四 人力资本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一)珠三角就业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演变
(二)人力资本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
五 劳动力市场雇用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二)我国雇用关系构成演化的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三)数据说明和描述统计
(四)雇用关系构成的变动趋势
(五)雇用关系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六 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研究
(一)城镇与外来劳动力工资差异分解及其变化
(二)户籍歧视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视角
(三)城镇就业市场上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测度
本章小结
七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