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郜玉钢
页数:606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16549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贵药材,其以对多种疾病的明显疗效和对人体强身滋补作用在世界上盛名远扬,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我国医学家在2000多年前就将野山参用于治疗疾病,然而,我国开始人工种植人参,至唐代就有记载。人工栽培的园参,目前除东北有大量种植人工栽培的园参外,山西、河北、甘肃、湖北、宁夏等省区也均有栽培。本书基于作者及其团队多年研究,系统整理与撰写。
作者简介
郜玉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生药学、药用植物、药理学)。吉林省科技特派员。1993年获西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学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野生动物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吉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吉林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出站(吉林省优秀博士后)。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子项目、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发展重点项目、基础项目、长春市科技攻关、专家大院项目、净月区项目、校博士启动□□等10余项;参加农业部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10余项。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第1(2013获吉林省发明大赛优秀奖)、3、5名)。在VirologyJournal(SCI)、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SCI)、chemicalresearchinChineseuniversities(SCI)、BiolTraceElemRes(SCI)、JournalofMedicinalPlantsResearch(SCI)、JournalofVeterinaryMedicalScience(SCI)、AfricanJournalofMicrobiologyResearch(SCI)、中草药、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食品科学、中国动物营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长白山区林下经济》、《林药间作》学术著作2部,参编学术著作4部。
本书特色
人参是我国□□悠久的传统名贵药材,其以对多种疾病的明显疗效和对人体强身滋补作用在世界上盛名远扬,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我国医学家在2000多年前就将野山参用于治疗疾病,然而,我国开始人工种植人参,至唐代就有记载。人工栽培的园参,目前除东北有大量种植人工栽培的园参外,山西、河北、甘肃、湖北、宁夏等省区也均有栽培。本书基于作者及其团队多年研究,系统整理与撰写。
目录
第一节 人参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第二节 人参育种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人参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
第四节 人参的种质资源
第二章 人参繁殖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人参种子贮藏的科学与技术
第三节 人参种子处理的科学与技术
第四节 人参(西洋参)种子(苗)繁育技术
第五节 人参种子(苗)质量标准
第三章 人参气象环境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生长发育的气象环境条件
第二节 气象条件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 人参栽培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种子播种和种苗移栽技术
第二节 人参的田间管理
第三节 非林地栽培人参的科学与技术
第四节 林下参栽培的科学与技术
第五节 人参连作障碍的科学与技术
第六节 人参发根组织培养的科学与技术
第五章 人参病害防治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病原菌与生防菌的分离与鉴定
第三节 人参侵染性病害防治
第四节 人参非侵染性病害防治
第六章 人参皂苷次生代谢
第一节 人参皂苷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节 人参皂苷次生代谢的相关酶基因
第三节 诱导子对人参次生代谢的影响
第四节 微生物对人参次生代谢的影响
第五节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研究
第六节 人参次生代谢调控机制
第七节 多粘类芽孢杆菌介导人参发根生长、皂苷累积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
第七章 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人参皂苷酶法转化的科学与技术
第三节 多粘类芽孢杆菌转化人参皂苷的科学与技术
第八章 人参采收、贮藏、加工炮制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的采收
第二节 人参贮藏保鲜技术
第三节 人参加工的科学与技术
第四节 人参深加工的科学技术
第五节 人参皂苷分离提取的科学与技术
第六节 人参皂苷Rg3生产工艺的研究
第七节 加工修饰对提高人参皂苷萜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第八节 加工炮制对人参质效的影响
第九章 人参质量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真伪鉴定的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人参及其产品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节 人参及其产品质量比较研究
第四节 人参农药残留评价与减除的科学与技术
第五节 人参的质量标准
第十章 人参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人参保护神经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人参抗氧化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三节 人参免疫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四节 人参抗肿瘤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五节 人参抗疲劳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六节 人参耐缺氧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七节 人参降血脂与抗肥胖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八节 人参倍半萜有效部位对肝损伤保护功效评价的科学与技术
第九节 人参功效物质基础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