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人民观念的话语生产:中国特色政治华语体系构建的研究个案(精装)

封面

作者:商红日

页数:326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2011880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政治哲学类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结项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本书立足历史唯物论关于物质生产、社会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关系的论述,引申出“话语生产”的概念,以“话语生产”理论为视角,论述“人民至上”“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人民观念及其指涉的事物,采用话语史研究方法,进行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

商红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全国统战基础理论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术旨趣集中于政治哲学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发表论文及评论性文章等100余篇,独著、合著、合译、主编学术文集、研究报告等20余部。 

本书特色

◎话语史中的“人民”
作为现代话语的“人民”,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代表者是卢梭。但是,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才真正确立了人民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秉持历史唯物论的人民观,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开启了人民话语的历史叙事。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的“人民”
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人民”具有三个不同理论视域的位置: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至上;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居于主体地位;在政策与人民的关系中,以人民为中心。

目录

导语

一、话语是什么?

二、话语何以生产?

三、“人民?有什么好说的?”

四、如何理解本书的结构?

五、本书使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是如何使用的?

六、文本如何体现了知识逻辑和智慧逻辑?

第一部分 话语生产论说

第一章 话语生产的一般理论

一、精神生产

二、话语、话语实践及话语生产:概念析论

三、话语生产的语境和语义

四、话语生产的若干方式

五、话语生产中的作者

六、小结

第二章 话语史

一、话语史不是概念史

二、作为话语生产史的话语史

三、话语史:话语生产理论的方法

四、分类、对象、问题:话语史研究具体方式

五、话语史中的意义研究

六、现代性话语史的哈贝马斯拐点:一个研究个案

七、小结

第二部分 人民观念的话语生产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的话语生产及话语体系构建:总体语境和语义

一、中国的现代世界观及话语生产的语境构建

二、中国特色话语:命名及话语史解析

三、中国特色话语的生产

四、跨越现代性的现代化:中国特色话语生产的时空逻辑

五、小结

第四章 人民:话语史考察

一、人民:语汇和修辞

二、卢梭的人民话语

三、历史唯物论语境中的人民话语

四、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话语

五、小结

第五章 从政治价值到政治实践:人民至上的话语生产

一、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意涵

二、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逻辑

三、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根本原则

四、人民至上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领导

五、人民至上与当代中国政治家精神建设

六、小结

第六章 创造国家制度和进入国家:人民主体地位的话语生产

一、马克思的人民创造国家制度思想与中国的实践特征

二、人民:进入国家及其主体地位

三、国家治理的主体性及人民主体地位

四、小结

第七章 以人民为中心及从人民返向公民的话语生产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纲领

二、发展纲领:政策价值主导的实践逻辑

三、从人民返向公民的话语生产

四、小结

结 语

一、关于话语生产的论说

二、语境和语义的设定

三、关于人民观念

四、关于人民至上观念的话语生产

五、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话语生产

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及人民返向公民的话语生产

七、人民及其福祉:国之大者

附 录

中国政治的话语生产:知识逻辑与智慧逻辑会通的思想实验

一、日常生活事件及其话语生产

二、现代性治理工具的缺陷

三、知识逻辑与智慧逻辑

四、中国政治话语生产的文化场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机理研究

一、从党和人民的关系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二、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从人民与发展的关系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人民观念的话语生产:中国特色政治华语体系构建的研究个案(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