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唯物史观视域下社会形象理论建构研究

封面

作者:李春燕

页数:30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0102542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唯物史观视域出发,在梳理社会形象存在论、价值论、认识论的基础上,探讨社会形象的本质规定,揭示社会形象的特征、结构、功能以及生成机制,并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出发,指出社会形象是一定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折射,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自我占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本书内容可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定位、塑造、传播、建构提供理论支撑以及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李春燕,女,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百人计划,湖北省马克思主义中青年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形象海外传播的历史考察和创新机制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江汉论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当代传播》等权威报纸和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形象和社会形象的思想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和社会形象思想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形象和社会形象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形象思想

第二章 社会形象的一般规定

第一节 社会、形象与社会形象

第二节 相关概念考察与辨析

第三节 社会形象的普遍意蕴和特征

第四节 社会形象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社会形象的实践生成机制

第一节 社会形象生成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形象定位:自我表达与观者解读

第三节 形象传播: “自传”与“他传”

第四节 形象评估:自我审视与他者批判

第五节 形象修复:塑形和纠形

第四章 社会形象的历史嬗变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社会形象样态的考察维度——在历时态和共时态的交融中考察

第二节 社会形象的历史嬗变——从“无我”到“物化”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社会形象的前景展望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形象的现状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形象塑造出现困境的原因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形象的建构路径

结束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唯物史观视域下社会形象理论建构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