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封面

作者:孙迪亮

页数:3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27048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治理理念科学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目标系统化、治理方式复合化、治理道路合宜化的有机统一,这“五化”分别是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核心环节、关键所在、必要保障、应有之义;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到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寻求理论指导。本书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等重要内容中汲取理论智慧,对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

孙迪亮,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评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专家,荣获“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学术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理念科学化
一 历史主体之思:乡村社会治理应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二 实践主体之思:乡村社会治理应重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三 利益主体之思:乡村社会治理应以增进农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归宿
四 落实农民治理主体地位的重要组织载体:合作社
第二章 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主体协同化
一 马克思社会决定国家理论视域下的乡村社会力量参与
二 马克思国家反作用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县乡政府负责
三 马克思国家与社会统一论视域下的政社互动
四 “国家一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个体参与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目标系统化
一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内涵论与乡村社会治理目标的系统性设定
二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结构论与乡村社会治理目标的整体性实现
三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前提论与乡村社会治理目标的关联性支撑
第四章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理论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复合化
一 马克思历史发展动力理论探要
二 马克思法律作用观视域下乡村社会的法律治理
三 马克思道德作用观视域下乡村社会的道德治理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道路合宜化
一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
二 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视域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乡村社会治理道路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