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迅雷 著
页数:4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598579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深媒体人、杂文家徐迅雷 “慈行三部曲”的第三部,以“公益慈善,护生保障”为主题,分“公益一湛天”“耄耋一柱弦”“护生一苇行”“群己一鹗鸣”四辑展开,聚焦公益、老龄、医疗、社会,说慈善、说老年、说健康、说权益。作者结合社会实事,发出自己的论述和感悟,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与人文的关怀,传达积极向上、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徐迅雷,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杭州日报评论部原主任,现任《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大地上寻找花朵》《太阳底下是土地》等著作多部,另有出版《中国杂文(百部)??徐迅雷集》《相思的卡片》《敬畏与底线》《知知而行行》《以文化人》,以及与徐鼎鼎的合集《认知与情怀》、与同人合著的《南周评论写作课》、编选的《现代大学校长文丛??梅贻琦卷》等。
目录
壹 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6
让助学更阳光 12
叶景芬:残障青年的人生慈航 15
免费午餐十周年 桃李春风一顿饭 20
天天正能量:让每一份善良都散发光芒 25
讲好慈善公益的中国故事 33
花开岭:让公益之花开遍山山岭岭 37
弱有所扶:让善城之暖遍及四方 41
幸福捐·幸福帮·幸福让 45
崔崑:95 岁院士和千万元捐款 48
教授捐 1 亿:科研之始与公益之终 50
从“奖学金”到“奖德金” 52
贰 有一种爱的坚持叫志愿
有一种爱的坚持叫志愿 56
爱有多远,“募师支教”就能走多远 64
春风十里不如你 68
打开微笑,让爱飞扬 71
“融公益”时代 74
公益助推乡村振兴 76
公益的文化路 78
叁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民间之善 82
百年义渡 84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86
“海饼干”精神 90
清澈的眼睛 92
拯救一个人,等于拯救全世界 95
“中了爱的毒” 101
中国乳娘村:摇篮与爱 103
无论死生,为了生命的尊严 105
共同找回那“喃喃之语” 108
肆 慈善大天地,天地大慈善
好人向善与留守悲歌 112
6 个洗劫小米专卖店的少年与 1000 多个被法院惦记的孩子 114
慈善大天地,天地大慈善 118
相连的爱是为了“分离” 120
同心爱者永不分离 122
最贴最亲最温暖 124
个人募款与社会保障 127
左手捐给右手? 129
慈善法打开的大门 134
第二辑 耄耋一柱弦
壹 当你老了,可爱第一
为老当学黄永玉 142
记住你,记住我 144
当你老了,可爱第一 146
为什么能够越老越快活 149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151
“横眉冷对”不易,“俯首甘为”更难 154
贰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
陪伴是关键一招 158
医养结合的综合嵌入 160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 162
承欢膝下的古老诗意 164
如今我们如何孝敬母亲 167
及时行孝 169
叁 最后的抚慰与最好的告别
逝去与获得 172
养老送终:拓宽生命宽度 174
因死而生 177
如何扛住“生不如死” 181
遗嘱的叮咛 184
最后的抚慰与最好的告别 186
肆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养老环境安全的警示 192
日暮的欺负 194
老人被骗为何停不了? 197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199
“延迟退休”的弹性空间 201
第三辑 护生一苇行
壹 健康是一种使命
足球场上的生命与人性 210
人生的唯一要求 213
抑郁症! 抑郁症! 215
艾滋病和我们的共同责任 230
健康是一种使命 239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261
百年协和:一颗“人文心”,一个“科学脑” 263
医疗需要“社会性预后” 266
共同的敌人名叫“疾病” 270
终于“束手就擒” 272
手机、女孩与脖子 275
癌症与重生 277
劝酒非文化 小心将进酒 279
不仅仅只在残奥会期间关爱残障人 282
贰 构建保障型人类社会
女童的双眼 290
医生,我的子宫呢? 293
卧听萧萧竹 300
服刑人员心理测试与社会成员心理和谐 302
构建保障型人类社会 304
岂能如此上下其手 311
民生实事之实做做实 313
第四辑 群己一鹗鸣
壹 社会公域与个人私域
社会公域与个人私域 320
我们需要怎样的职业品格 322
公考与公平 325
匡扶正义,不被“社死” 329
魏书生之住·陈逸飞之死·鲁迅像之辱 333
高铁泼妇的养成 335
“罗生门”背后的人性盲点 338
“我是有身份证的人” 340
下药案里的女生、渣男和店员 342
贰 更开放与更公平
社会治理与社会诚信 346
从蝙蝠侠到小警察 348
最后的心愿与人性的温暖 350
1 亿人的广场舞 352
真正需要高声译读的“哑语” 354
都市夜归人 356
有一种温暖来自还债 358
离职原来叫“毕业” 360
更开放与更公平 362
叁 望风与望春风
公意不可摧毁 366
望风与望春风 369
反诈防骗的共同体 371
传销魔窟之歼灭 373
恶作剧的代价 378
碰瓷自焚与互害社会 381
炒饭为何炒“糊”了 383
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 385
一点点突破“惯习” 387
后记 天命一文心
节选
爱有多远,“募师支教”就能走多远 【篇一】被优美和忧美深深打动 “心是应该和一滴眼泪、一首诗歌一起送给人的。”这是印度圣诗泰戈尔说过的话。 把心、把眼泪、把诗歌一起送给贵州边远山区孩子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在两年支教后返回华中农业大学读研;该校另两位志愿者、2002 级学生曹建强和田庚,接力徐本禹,2005 年 7 月 11 日出发奔赴贵州省大方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 (2005 年 7 月 10 日《中国青年报》)
“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一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收获着泪水。”这是徐本禹曾写在日记本上的话;如今,两位后继学子将继续“收获着泪水”,让“徐本禹走后怎么办”成为一个“伪问题”;而学校将支教行动化为制度,给予志愿者支教者以生活补助和读研待遇,永续爱心接力。
人是需要被优美和优美中的“忧美”深深打动的。 当年深深感动学子徐本禹的,是《中国少年报》上一篇优美的文字:“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这篇题为《当阳光洒进山洞……》的优美篇章,透露出深深的“忧美”意境——请原谅我“发见”了这样一个新词;正是这样优美的文字和忧美意境,让当年还在读大三的徐本禹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于是有了感动中国的徐本禹支教故事。
人是需要感动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嘲笑一位泪腺发达的人。 会哭,会感动,人才是人,人才是有希望的人。 在长城上,徐本禹又感动得哭了:5 月份,徐本禹带着他的 30 多名小学生来到北京,圆了他带“山里娃”来北京看一看的梦;在长城上,他们遇到一个老年人旅游团,他们都是在山村支教了一辈子的老师,当他们认出徐本禹后,就现场 10 块、20 块地捐款,为孩子们捐了 400 多块钱。 “几位老太太都哭了,我也哭了,她们说在我的身上看到她们的过去,也看到了山村支教事业的未来。”
人类从感动里获得自己的童年。 出生于农村一个贫穷的家庭的徐本禹,就像他母校一位老师所说的:“在某种程度上,徐本禹其实是个大孩子。”“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这是大师王国维的优美诗句,因为这样的诗句,有人称王国维为“春天的拥护者”。 徐本禹在感动里,成为春天的使者,获得了恒久的青春年少。
徐本禹曾说:“我愿做一滴水/ 我知道我很微小/ 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 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一位常常被爱感动的人,就是善的,爱的生命就是优美的生命,善的人生就是充实的人生。 当一个人在被优美与忧美感动的时候,就能成为有梦想的人。 纪伯伦不是说过了吗: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有了这样的梦想,我们就能对每一朵花微笑——那就是散文名家刘亮程在他在《对一朵花微笑》中写到的意境:“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 一大片……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 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徐本禹面对自己身前身后的一朵朵鲜花,不仅收获了泪水,而且收获了微笑。 正如:“什么时候能天天看你微笑,什么时候我也会泪如雨下。”
爱与感动,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神圣契约,爱心接力因此诞生。 在人类的悲悯情怀里,我们触摸到人类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的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