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鲁生
页数:28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80753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文选,收录了作者就民艺学的学科创建以及如何振兴传统工艺所撰写的二十四篇学术文章,分为历史回顾、学科建设、思辨探索、发展实践等四个部分。中国民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百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民艺面临失传和后继无人的困境。民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是中国文脉的物质体现,文明的变迁不能割断历史,民艺在城市文明进程中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作者本着保护和振兴中国民艺的初心,深入研究了中国民艺所走过的道路,阐述了民艺学学科的建设,并为中国的工艺美术正名,呼吁保护和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让中国民艺在让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潘鲁生 艺术学博士,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一系列国家形象设计项目。
本书特色
本书把中国民艺提升到民艺学的高度,是对中国民学学科建设的较成熟的探索,这对保护中国传统民艺,让民艺在现代社会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中国民艺百年历程综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发展历程
构建中国民间工艺的文化谱系
工艺美术的转型之路
工艺美术生活价值的回归
工艺美术的复兴
辑二 学科构建
民艺学论纲
民艺与民艺学研究
关于构建中国“手艺学”的问题
关于加强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关于“文化遗产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思考
辑三 思辨探索
民艺,生活的艺术
为“工艺美术”正名
工艺美术“三问”
关于工匠精神与手工艺发展的思考
从艺术学视角看民间美术分类
城镇化进程中民艺调研的路径
民间文艺田野作业的方法和意义
辑四 发展实践
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
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路径
民间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传承
“手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脱贫攻坚的调研
关于发展手工艺促进就业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