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批评的先锋、跨界与动力:从文学性勘界到后文学本体转向

封面

作者:陈开晟著

页数:329页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5029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文章无论是经验色彩浓郁的作品解读,还是那些在美学、形而上学维度跋涉的文字,看似散逸却也无非围绕这样的问题:文学、文学世界(文学本体及其所统摄的经验层面的广义文学),何为?又为何? 作者在探问文学性、文学本体或文学奥秘过程中,文学世界借助形式、形象、语言等美学维度的显现而得以从庸俗文学社会学的遮蔽中还原、释放。

作者简介

陈开晟,福建大田人,1974年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闽江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教授,闽都学者·拔尖人才,著有《超越审美现代性的困境——缘起与转义:从康德到韦尔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文艺理论与批评。

目录

第一辑 文学性探寻与批评
文学本体论的探寻、坚守与反思——重读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经典细读与速写篇
“一代人”的“诗歌化石”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张力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性与政治维度
“活着就是一切”的旨趣
《忏悔录》与“替补”现象
“人民公敌”:话语与权力
主体的凸显与消解
文学批评关键词二篇
从叙述话语角度论荒诞审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荒诞小说”的话语分析
理论的“墙”与“桥”——论孙绍振文艺理论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第二辑 现代性视域与审美批判
论康德美学的现代性意义
超越审美现代性的困境——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思想
“综合创新论”的系谱反思与场域批判——以文论的知识状况为考察中心
理论城堡、美学能量与细读大义——通往孙绍振文学理论一文本解读学的解释之路
审美中介与现代性批判——缘起与转义:从康德到哈贝马斯
功能主义批判的美学高度——西奥多·阿多诺晚期美学思想再发掘
第三辑 后形而上学美学先锋与动力
康德美学:批判美学与先锋派的后现代脉动
德里达后文学性接受的批判与发掘
“本质”与“历史”——雅克·德里达文学观辨正
叙事的突围与界限——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的文本理论解读
后文学性及言说方式的规范——德里达《在法的面前》的跨越批判与发掘
第四辑 后文学本体转向与跨界
空间转向与空间的文本表征——以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的解读为中心
“后文学性”论争迷误辨正——遵循“文学性蔓延”的逻辑与建构方式
“幻象”的表征与规范——齐泽克后本体电影理论的批判性构建
元电影、后电影与后人类药理学——贝尔纳·斯蒂格勒电影理论的跨越性批判与发掘
理论之后,理论何为——兼论后电影本体转向及其当代性
科幻文类的本体转向及其可能——昆汀·梅亚苏形而上学批判与科幻虚构机制发掘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批评的先锋、跨界与动力:从文学性勘界到后文学本体转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