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干国祥的教研教改

封面

作者:干国祥

页数:280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07929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理想的课堂什么样?怎样的课堂才有效?学生懵懵懂懂,启而不发怎么办?怎样让《月光启蒙》中的母亲形象一步步清晰?怎样解读一根哨棒在《景阳冈》中的妙用?一瓣落花、一丝细雨里又究竟潜藏着诗人怎样的细腻情感?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实现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二是据此内容发觉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获得求知的快乐。三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本书是新教育实验三大项目之一构筑理想课堂的项目用书,适合广大教师、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阅读。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攀登理想境界。

作者简介

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南明教育发起人。十多年来,致力于儒道经典诠释、汉字字源研究。曾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副理事长及新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人,主持新教育实验课程研发近十年,是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儿童早期读写综合课程、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晨诵之旅等十余个新教育原创课程的总设计。2010~2016年率团队打造库布齐沙漠之边的罕台新教育小学,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新的全人之美课程系统。于2004年和魏智渊(铁皮鼓)、王开东等一道提出了“深度语文”的主张,著有《生命中 的语文课》《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破译教育密码》等教育专著,主编《晨诵课》十二册。

本书特色

干国祥老师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30多年,在课程研发和班级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本书是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实用指南。作者基于扎实的教育理论,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深刻诠释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激发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不仅可以知晓如何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还能了解如何从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课堂、要求课堂,促进学生知性地学习,获得求知的快乐。

目录

001 / 前言:向世界开一朵自己的花——迈向真正的课堂
001 / 引言: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第一章 有效教学框架
002 / 什么是有效教学框架
005 / 怎样解读教材
006 /《春日偶成》——文本解读 VS 教材解读
011 /《自然之道》——文本与教材的平衡解读
018 /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
018 / 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
019 / 新教育的三类目标
026 / 定向预习,课堂不再从零开始
031 / 教学板块分栏:左手教,右手学
033 / 设计实例
036 /“思维五步” “过程三段”——远离机械破碎的课堂
039 / 课后反思,检查效果
039 / 三大模糊
040 / 课例:《燕子》——语文味与阅读教学的整体感
046 / 训练有素
049 / 学习标准
050 / 课例:五年级语文(下) 单元学习标准
057 / 两套大纲
058 / 课例一:明日落红应满径(第二套大纲)
063 / 课例二:花落知多少( 套大纲)
076 / 课例三:自在飞花轻似梦(第二套大纲)

第二章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082 / 理想课堂有哪三重境界
082 / 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082 /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083 /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084 / 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084 / 理想的课堂什么样?
085 / 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
086 / 第二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
088 / 课例一:《景阳冈》
110 / 课例二:《月光启蒙》香港版——KWL 模式
124 / 课例三:《月光启蒙》新教育版——月光·母亲·故乡
151 / 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
151 / 理想课堂的三重对话
153 / 三重境界的关系
155 / 课例一:《少年王冕》
179 / 课例二:《渔歌子》——两个“渔父”
183 / 课例三:《长相思》——生命中有一缕属于纳兰性德
187 / 课例四:《归园田居·其三》——以己证诗

第三章 有效教研范式
196 / 有效教研范式
199 / 教学评估表
200 / 课例:一堂英语课
210 / 有效教研案例
210 / 案例一:公开课的挑战 VS 挑战公开课
210 / 课例一:《莫高窟》
223 / 课例二:《埃及的金字塔》
226 / 案例二:深度研讨 长度研讨
226 / 课例:《游园不值》
266 / 感谢与说明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干国祥的教研教改》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