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辑组,《中国少数民
页数:13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50878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相关资料
插图:柯尔克孜族历史概述 柯尔克孜族是祖国大家庭成员之一。据1982年统计,总人数为114 000人,80%分布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乌恰、阿合奇、阿克陶四县,其余分散在天山南北的阿克苏、温宿、拜城、乌什、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黑龙江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少部分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他们的活动就和汉族历史一起记载在我国史籍上,从未间断。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两汉时,他们称为“鬲昆”、“坚昆”,其地理方位在:丁令(民族名,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一带)之西,乌孙(民族名,分布于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之东,乌揭(民族名,分布于今阿勒泰地区)以北,大约相当于今天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当时,他们属于匈奴管辖。史载在汉朝征服匈奴时,丁令、乌孙、乌揭等联合起来,配合汉朝,从北方、西方向匈奴进攻,最后终于迫使匈奴向中亚西迁,羁属匈奴各部皆瓦解,鬲昆也摆脱了他们的统治。匈奴的西迁,开始影响到古柯尔克孜人的分布,部分柯尔克孜人也迁移到中亚天山一带。《三国志·魏志》记载,在匈奴之北有“隔昆”,而在康居(国名,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西北又有“坚昆”,他们应是古柯尔克孜人的不同部落。北魏至隋,柯尔克孜称为“纥骨氏”、“契骨”。据《北周书》及《北史》载,契骨居住在阿辅水与剑水一带。阿辅水即今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剑水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史籍也记载,在此期间,今我国新疆天山北部已有柯尔克孜人。《隋书·铁勒传》曰:“伊吾(今哈密地区)以西、焉耆(今焉耆地区)以北,傍白山(今天山)则有契弊
本书特色
《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
目录
节选
《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内容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