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延长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封面

作者:延长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页数:307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04506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延长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是一部全面展示延长县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党的十九大期间近100年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演变历程的史料图书。该史记述了作为西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中心县份之一的延长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长人民在中国共产领导下建立党组织和红色政权,同反动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边区政府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扩红支前,交售公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长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工农业生产,用勤劳和汗水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在革命开放政策指引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社会事业服务水平,建起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建设,依法行政,城乡面貌,人民的生活水平均取得了骄人成就,居功至伟,彪炳史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召下,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转型,补短板,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全县人民脱贫摘帽,全县社会经济进入了可持续良性发展时期,为实现经济优化、环境优美,生活优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长而努力奋斗。

目录

县域概况

第一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节 民众的抗争活动
第二节 创建延长县党的组织
第三节 党组织的革命斗争
第四节 抗粮抗款斗争
第五节 建立革命武装
第六节 解放延长县城
第七节 建立苏维埃政权
第八节 东征会议
第九节 坚持开展游击战争
第十节 延长石油厂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节 河防保卫战
第二节 党组织和民主政权建设
第三节 发展农业生产
第四节 功臣油矿
第五节 支援抗战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节 整顿发展地方武装
第二节 沦陷后的军事斗争
第三节 支援解放战争
第四节 烽火中的石油厂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一节 发展以粮食为中心的农村经济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工商经济体制
第三节 党的组织、思想、制度建设
第四节 群团组织建设

第五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
第二节 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第三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第四节 改革工商体制
第五节 加强宏观调控
第六节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节 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
第八节 稳定财税金融政策
第九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一节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第二节 深化行政司法改革
第三节 向现代农业迈进
第四节 全力实施精准扶贫
第五节 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六节 强化环境整治
第七节 建设工业园区
第八节 民生事业持续加强

附件一 人物传
附件二 人物录
附件三 革命烈士名录
附件四 延长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概况

后记

节选

  《延长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坚决贯彻“三三制”政策,加强民主政权建设。1941年10月5日至10日,延长县召开了第二届第一次参议会,绅士马金钟、刘树德被选入大会主席团。1942年4月28日至30日,延长县召开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常驻议员及县政府委员。新选举的5名常驻议员中,党外人士有4名;11名政府委员中,有呼延荣、刘树德、张志皋、王辅相、王金岐等8名党外人士。7月11日,召开了延长县第二届参议会第三次会议,接受10名共产党议员辞去议员职务的请求,所缺名额全部由党外人士补充。特别是固临县民主人士郝显德当选为参议会参议长。  延长和固临两县下属区、乡亦由下而上进行普选,建立和完善基层“三三制”政权,全面推行“精兵简政”政策。1942年,中共延长县委、县政府警卫队由46名减到22名;中共延长县委工作部门由8个压缩到5个,工作人员由37名减少到25名;延长县各区政府工作人员均由6名减至3名。1942年4月22日,延长县政府召开整编自卫军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延长县人民武装临时委员会,由县长和保安大队副大队长兼任正副主任,负责地方武装的整编与训练,提高了战斗力。同时,固临县也严格落实党的“精兵简政”政策,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1942年初,中共中央指示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6月,中共延长县委和中共固临县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整风的方法步骤、内容及方针,对整风作了具体部署。1943年5月1日,中共延长县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整风工作会议,决定从5月1日到10月底,对全县党员分三期进行集中整党学习。整风运动使得延长、固临两县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结合整风进行的审干工作中,出现一些“左”倾错误和偏差,之后进行了纠正。  二、坚持同国民党顽固派及敌特作斗争  西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建立联合政府的协定,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向延长派出县长,设立县政府,同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存。国民党县政府第一任县长是王正身,下设保安科(队),有10余人、枪10支。中共延长县委和延长县抗日民主政府处处以抗日救国大局为重,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下,给予国民党县政府以尊重和方便,主动将县委、县政府驻地搬至呼家川办公。但国民党县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特别是第二任县长周景龙多次制造反共事端,指示手下的保安队向街头巡逻的自卫军队员打黑枪,抢劫商人布匹,扰乱治安;又暗中指示国民党中统特务刺探我军政治、军事情报,从事破坏活动。中共延长县委、延长县民主政府和警备五团同国民党县政府针锋相对,有理有节地开展斗争,召开群众大会公审抢劫商人布匹的保安队班长,向广大人民群众揭露国民党县政府破坏抗日和国共合作的种种罪行。公审大会后,国民党县政府人心尽失,政治上日陷孤立,被迫于1939年9月撤出延长县。1940年2月,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委任的延长县县长被护送出境,结束了双重政权并存的局面。在锄奸工作中,1938年,延长县自卫军设立固定哨站50处,流动哨站近百处,盘查行踪可疑人员。特别是延长县锄奸团在自卫军的配合下,在交口破获直接受日本特务领导的汉奸组织——探访委员会,将该组织成员一网打尽。  固临县是陕甘宁边区东南边的一个小县,东隔黄河与山西日寇占领区相望,南与宜川国民党统治区为邻。抗战初、中期,敌占区时有日本特务和国民党便衣队混在难民中间,潜入固临县境内,刺探重要情报,攻击共产党的政策,从事破坏活动,煽动革命队伍中的异己分子叛乱。1940年3月,驻防滴水崖的县保安大队二连二排,在日本特务的利诱下,叛变投敌。1941年7月,县保安大队14人在林台村哗变,携械投敌。这两起叛乱事件使中共固临县委受到极大的震动,意识到治安保卫工作的失误,以及开展反投降、反分裂、反摩擦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必须给予坚决反击,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加强边境防卫。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延长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4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