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舒跃育
页数:17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27112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本书以老一辈心理学家张官廉先生的译著《父母学》为主体,从儿童人格、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学说、心理学与教育等方面,最大限度还原了张先生对家庭教育的独到思考和总结。同时,本书编者在编校原稿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与当前教育心理学专业术语的表述进行了校注,更加便于读者阅读。 本书兼具学术性与阅读性于一体,书中有关家庭教育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对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教育工作实践者,以及广大家长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舒跃育,四川南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心理传记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心理学会理论与人格心理学部副主任,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心理传记学、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心理科学》、 《心理学探新》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转载。
目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也得到了靠前的关注。本书以老一辈心理学家张官廉先生的译著《父母学》为主体,从儿童人格、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学说、心理学与教育等方面,优选限度还原了张先生对家庭教育的独到思考和总结。同时,本书编者在编校原稿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与当前教育心理学专业术语的表述进行了校注,更加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兼具学术性与阅读性于一体,书中有关家庭教育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对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教育工作实践者,以及广大家长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