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86
页数:272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2011867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理论作为研究依据,针对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社会交往能力差、社会价值观认同障碍、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开展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现状的评价、影响因素的论证、迟滞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引导路径,以期切实有效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培养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同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巴雪冰,女,辽宁省辽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方法与应用》两门本科生课程,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座。近年来,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曾获辽宁省华育辅导院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三次历史性的体系变迁的脉络, 是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如何从伊甸园般的状态演化而来的;第二是霍布斯式的世界在1648年到1945年间,是如何转变成一个 加和平的、防御性现实主义的世界的;第三是1962年后,各个 和地区又是如何变得 加规则化且 加和平的。本书视野宏阔、学科交融、推演方式创新,通过斗争冲突、文明融合展现 政治关系的变迁。本书是 研究协会(ISA)“年度 著作奖”获奖作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2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
一、研究思路 2
二、研究内容 2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一、研究方法 2
二、研究技术路线 2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发展概述 2
第一节 理论基础 2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二、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经典理论 2
三、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现代理论 2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 2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2
一、社会性与社会化 2
二、社会性发展 2
三、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
四、思想政治教育 2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2
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目标 2
二、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外在目标 2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
一、升华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 2
二、培养社会性情绪与情感 2
三、提升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 2
四、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
五、提高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 2
六、规范社会行为与能力发展倾向 2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联性 2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 2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 2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应用 2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六维度结构 2
二、评价指标的变量操作化定义与问卷设计 2
第二节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2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 2
二、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2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2
一、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维度的效度分析 2
二、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的效度分析 2
三、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2
四、社会价值观维度的效度分析 2
五、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2
六、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2
第五节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