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封面

作者:韩锡斌

页数:34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26124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从课程、专业和学校三个层面阐述混合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
法,包括课程层面混合教学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混合课程的分类、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方法、混合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信息时代专业层面混合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学校层面系统推进混合教学
改革的核心要素及实施策略、效果评价方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等。本书研究
获得2018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混合教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
BCA180084)的资助,同时也是过去20 年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与院校合作开展混合教学研
究与实践探索结果的系统总结。可供混合教学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为教师、专业负责人、学校管理者等
提供混合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指南与案例。

作者简介

韩锡斌,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技术研发成果——“清华教育在线(THEOL)”系列教育教学软件获得39项国家软件著作权、校级和部级奖40余项,在500多所院校应用,成为学校成果转化标志性案例。

本书特色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全面系统论述混合课程教学及院校混合教学改革的专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研究课题“混合教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的成果;
遵循“学术研究、实践探索、政策建议”三位一体的研究思路,基于案例校和示范校,持续滚动地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目录

第一章混合教学基础/ 001

第一节混合教学的缘起与发展/ 002

一、混合教学的缘起/ 002

二、混合教学发展的历史观/ 003

三、混合教学发展的技术观/ 005

第二节混合教学术语辨析与理论基础/ 008

一、相关概念与术语辨析/ 008

二、混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015

第三节混合教学研究综述/ 020

一、混合教学研究文献整体分析/ 020

二、混合教学研究的专题分析/ 026

第二章混合课程开发及资源建设/ 044

第一节混合课程的基本特点/ 045

第二节混合课程开发模式/ 047

一、课程开发的典型模式/ 047

二、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 051

三、混合课程的开发模式/ 056

第三节混合课程的设计/ 059

hejxzw1-4.indd 7

2022.11.22 3:49:17 PM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确定混合课程的目标/ 059

二、选择混合课程的内容/ 063

三、组织混合课程的内容/ 065

第四节混合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068

一、多媒体课程资源的设计原理/ 068

二、混合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 075

三、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与应用/ 084

第五节混合课程的评价/ 089

一、课程评价的分析框架/ 090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094

三、课程的评价标准及指标/ 101

第三章混合教学设计与实施/ 110

第一节混合教学的要素与环节/ 111

一、教学的要素111

二、混合教学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 113

三、混合教学的基本环节/ 116

第二节混合教学设计模型/ 119

一、教学设计模型概述/ 119

二、混合教学设计模型的内涵/ 127

第三节混合教学设计与课程构建/ 127

一、混合教学设计/ 128

二、混合课程在线部分构建/ 150

第四节混合教学的实施/ 176

一、混合课程的时间安排/ 176

二、混合教学环境的准备/ 178

VIII

hejxzw1-4.indd 8

2022.11.22 3:49:17 PM

目 录

三、混合学习支持服务/ 181

第五节混合教学的评价/ 183

一、学生学习参与情况评价/ 183

二、目标达成度评价/ 185

三、学生学习感受评价/ 186

四、基于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学习成绩动态评价/ 187

第四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其发展/ 190

第一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91

一、教学能力/ 191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193

第二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196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196

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199

第三节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201

一、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多重角色特征/ 201

二、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框架/ 205

三、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209

第四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213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概念/ 213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式/ 214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迁移模式/ 219

第五节培训迁移模式案例分析/ 225

一、案例实施背景/ 225

二、培训学习阶段的实施/ 226

三、教学应用阶段的实施/ 229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分析/ 231

IX

hejxzw1-4.indd 9

2022.11.22 3:49:17 PM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第五章学校系统推进混合教学改革/ 240

第一节学校系统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总体框架/ 241

一、学校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41

二、学校系统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总体框架/ 244

第二节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实施/ 247

一、制定愿景与规划/ 247

二、构建组织机构/ 250

三、出台政策与规范/ 252

四、构建人员信息化能力发展体系/ 254

五、建立支持服务体系/ 255

六、建设技术支撑环境/ 256

七、形成混合教学改革的文化氛围/ 260

第三节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262

一、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阶段划分与特点/ 262

二、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方法/ 266

第四节专业层面的混合教学改革/ 271

一、专业层面混合教学改革的内容/ 271

二、信息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272

三、信息时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 272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策略与条件保障/ 274

第六章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改革/ 278

第一节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改革背景/ 280

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280

二、新技术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化/ 281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 职业教育”发展/ 283

四、迈向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新常态/ 284

X

hejxzw1-4.indd 10

2022.11.22 3:49:17 PM

目 录

第二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类型特色/ 285

一、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 285

二、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 287

三、教学以行动为导向/ 291

第三节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要素及其关系/ 293

一、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要素的内涵及特点/ 293

二、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 298

第四节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设计模型/ 299

一、混合课程开发/ 300

二、学习单元混合教学设计/ 301

三、教学设计模型应用示例/ 304

第五节职业院校混合教学的典型模式及其教学方案/ 310

一、以智力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方案/ 311

二、以动作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方案/ 313

三、以感觉和知觉技能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319

四、以表达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321

五、职业院校信息化顶岗实习模式/ 323

第六节技工学校技能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24

一、技工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背景/ 324

二、技工技能培训的混合教学实施情况/ 325

第七节企业及社会团体技能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26

一、企业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26

二、社会团体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30

附 录/ 33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