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森林,龙北渠
页数:184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68345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品牌学校的创建与发展探讨了品牌学校的思想、理论、方法,全书架构清晰,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特色定位的角度论述为什么及如何创建品牌;第二章抓住课程这一学校教育核心,论述品牌课程如何让学校品牌得到深化;第三章从教育科研入手,探索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在品牌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及策略;第四章将落脚点放在管理与辐射上,从管理精细化、名师生辐射化、影响力扩大化三大方面论述。
作者简介
杨森林,现任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党总支部书记、校长,石龙第三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13项,发表或获奖论文20余篇;构建了“三维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做客清华附中、东莞电视台、《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分享办学管理经验、学校品牌文化和信息化教育。
龙北渠,现任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党总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教务主任。主持市级课题3项,参与省、市级研究课题10多项,发表或获奖论文25篇;获得东莞市普教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在学校品牌建设、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等方面有一定研究,具有较丰富的科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及行政管理经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念与文化——品牌学校的发展向心力
第一节 理念主题化,铸造学校品牌的灵魂
一、科学性:寻找学校品牌的理论支撑
二、创新性:研究 各地的新型案例
三、传承性:挖掘区域文化的优质资源
四、个性化:确定学校品牌的办学特色
第二节 文化镜像化,升华学校品牌的品位
一、文化内涵
二、理念体系
三、视觉识别
四、环境景观
第三节 目标行为化,统筹学校品牌的规划
一、高精准定位,设立系列目标
二、 统筹,制订精细规划
第二章 课程与课堂——品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节 课程结构化,承载学校品牌的核心
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课程体系的策略
三、幸福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课堂生本化,培育学校品牌的根基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思路
二、“三维课堂”模式的创建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应用
第三节 项目精品化,凸显学校品牌的关键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策略
三、融合创新
四、效果表现
第三章 研修与强师——品牌学校的创新内驱力
节 科研前沿化,发展学校品牌的动力
一、课题研究
二、科研活动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建设学校品牌的保障
一、实施教师人才培养工程
二、发展教师学 同体
三、创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第四章 管理与辐射——品牌学校的教育影响力
节 管理精细化,学校品牌的运营
一、理论依据
二、组织规划
第二节 名师生辐射化,学校品牌的效应
一、名师辐射
二、学生辐射
第三节 影响力扩大化,学校品牌的传播
一、示范
二、传媒传播
附录
石龙第三中学教育集团:高位发展教育信息化打造小初九年一体化优质育人模式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主要荣誉(2017-2022年)
第一章 理念与文化——品牌学校的发展向心力
第一节 理念主题化,铸造学校品牌的灵魂
一、科学性:寻找学校品牌的理论支撑
二、创新性:研究 各地的新型案例
三、传承性:挖掘区域文化的优质资源
四、个性化:确定学校品牌的办学特色
第二节 文化镜像化,升华学校品牌的品位
一、文化内涵
二、理念体系
三、视觉识别
四、环境景观
第三节 目标行为化,统筹学校品牌的规划
一、高精准定位,设立系列目标
二、 统筹,制订精细规划
第二章 课程与课堂——品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节 课程结构化,承载学校品牌的核心
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构建课程体系的策略
三、幸福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课堂生本化,培育学校品牌的根基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思路
二、“三维课堂”模式的创建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应用
第三节 项目精品化,凸显学校品牌的关键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策略
三、融合创新
四、效果表现
第三章 研修与强师——品牌学校的创新内驱力
节 科研前沿化,发展学校品牌的动力
一、课题研究
二、科研活动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建设学校品牌的保障
一、实施教师人才培养工程
二、发展教师学 同体
三、创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第四章 管理与辐射——品牌学校的教育影响力
节 管理精细化,学校品牌的运营
一、理论依据
二、组织规划
第二节 名师生辐射化,学校品牌的效应
一、名师辐射
二、学生辐射
第三节 影响力扩大化,学校品牌的传播
一、示范
二、传媒传播
附录
石龙第三中学教育集团:高位发展教育信息化打造小初九年一体化优质育人模式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主要荣誉(2017-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