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暄
页数:24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90521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戏曲与欧洲古典歌剧是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土壤上开出的人类艺术瑰宝。这两种艺术都是以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在西方音乐发展史和西方戏剧史的范畴中,古典歌剧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但是了解西方戏剧发展史的一个侧影,更是探寻欧洲声乐艺术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维度。同样,中国传统戏曲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它不仅是优秀的、悠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和一种标志,更是世界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现性的特质来看,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有着类似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这两种艺术诞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发展的时间和历史进程也有差异,所以两者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本书的写作是基于歌剧与戏曲的普通欣赏者的需求,从对中国传统戏曲和欧洲古典歌剧发展史的梳理出发,追寻这两种中西方古典艺术样式成型、发展、演变的脉络,最终在“家族相似”的同构性框架内分析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大部分内容具有普及性,语言力求深入浅出。希望本书能为广大的歌剧和戏曲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审视中国传统戏曲和欧洲古典歌剧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刘暄,女,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副教授,德国音乐艺术教育家协会会员,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音乐戏剧舞蹈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声乐演唱理论与实践、歌剧美学等。曾在《安徽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音乐探索》《戏剧文学》等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著有专著一部,独立主持多项各级科研项目。
目录
上编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发展史概略
第一章 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史略
第一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萌芽与形成
第二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繁荣
第四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转型与京剧的形成
第二章 传统戏曲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一节 元杂剧作家及元杂剧四大悲剧
第二节 明代中期传奇作家与三大传奇
第三节 明末清初传奇作家与两大传奇
第四节 明末清初两大传奇流派
第三章 古典歌剧发展史略
第一节 歌剧艺术的诞生
第二节 欧洲古典歌剧的成熟形态
第三节 意大利正歌剧的衰败
第四章 欧洲歌剧分类及代表作曲家、作品
第一节 正歌剧
第二节 大歌剧
第三节 喜歌剧
第四节 轻歌剧
第五节 音乐剧
下编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的同构与异构
第五章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的同构性
第一节 表演的程式化与符号化
第二节 陌生化的间离效果
第三节 表演和审美的间断性
第六章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的异构性
第一节 声腔的差异
第二节 音乐体制和声乐布局方式的差异
第三节 动作和表情意义的差异
第四节 乐队的功能和表现力的差异
第五节 舞台形制与舞台时空观的差异
第七章 传统戏曲表现手段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一节 行当的类型和意义
第二节 服饰的指代性功能
第三节 翩若惊鸿的身段
附录 昆曲《赵氏孤儿》与歌剧《赵氏孤儿》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史略
第一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萌芽与形成
第二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繁荣
第四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转型与京剧的形成
第二章 传统戏曲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一节 元杂剧作家及元杂剧四大悲剧
第二节 明代中期传奇作家与三大传奇
第三节 明末清初传奇作家与两大传奇
第四节 明末清初两大传奇流派
第三章 古典歌剧发展史略
第一节 歌剧艺术的诞生
第二节 欧洲古典歌剧的成熟形态
第三节 意大利正歌剧的衰败
第四章 欧洲歌剧分类及代表作曲家、作品
第一节 正歌剧
第二节 大歌剧
第三节 喜歌剧
第四节 轻歌剧
第五节 音乐剧
下编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的同构与异构
第五章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的同构性
第一节 表演的程式化与符号化
第二节 陌生化的间离效果
第三节 表演和审美的间断性
第六章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的异构性
第一节 声腔的差异
第二节 音乐体制和声乐布局方式的差异
第三节 动作和表情意义的差异
第四节 乐队的功能和表现力的差异
第五节 舞台形制与舞台时空观的差异
第七章 传统戏曲表现手段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一节 行当的类型和意义
第二节 服饰的指代性功能
第三节 翩若惊鸿的身段
附录 昆曲《赵氏孤儿》与歌剧《赵氏孤儿》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