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

封面

作者:(美)高居翰(JamesCahill)

页数:36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1080301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晚明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巨变。由于朝廷体制的松动,文人思潮活泼、多元而富批判性。艺术家与政治的关系诡谲而复杂,各种景况造成了画坛空前的大震荡。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画家及其令人震撼惊异的绘画图像,也可以了解到,中国绘画到了晚明时期,无论在形式的发展、内涵与意义的丰富性以及实践上,都已经发展到空前未有的复杂程度。

相关资料

插图:第一章 背景与课题本书的计划肇始于晚明绘画特殊的属性与活力。较诸以往,此一时期的绘画更为知性化、更自觉、更为内省。以往的画史从未如此受到外在处境——诸如画论上的课题,社会与政治的变局,以及其他种种动因等——所感染。晚明的绘画比中国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关心过去的传统,无论是高古或近古皆然:对于高古传统敬重的态度,可由当时鉴赏与收藏之风见出;对于近古传统的关注,则可从画家依附地区传统,或是地域流派间的党同伐异现象看出。晚明画家以及当时代的作家对于绘画多有议论,虽则在此之前,也曾不乏专精之辈,但是相较之下,晚明画论数量之多,已足以令元、明两代的论者瞠目无语。而如果我们相信与已故的学者李文森(JosephLevenson)一样:在思想史与文化史之中,紧张的状态(tension)乃是一种健康的现象,而且,凡是创造力最强盛的时代,其时代的课题往往也至为明确不过,而对于身处此一时代的人们而言,这些课题也恰有其迫切性;以此角度观之,则晚明画家也创作了大批特具原创力,且格外多样的作品。对于这样一个时代,想要了解其艺术发展的情形,必得对此一时代的课题有几分认识,因为绘画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应此而生的。也因此,我们对于晚明一代几个重要课题的讨论,也会持续贯穿本书。为了让一些并不熟悉中国画史的读者较为省力,我们会将晚明以前的画史作一简述,作为本书的开始(已经读过先前两册,或者参考过任何中国绘画史佳作的读者,则可跳过此段,虽然此段简论仍可让这些读者温故知新)。此一提纲挈领的大要,主要是为了介绍本书后面所将探讨的许多艺术家及绘画流派;如果说,此一简述读起来像是人名录,那是因为我们刻意的安排。我们先以西方艺术史家的观点,针对“中国绘画史的过去”作一陈述,而后,会再简要地回到同一段历史,从中国画论的角度来看,一直叙述到晚明时期的绘画。我们将会看到,中国画论对于自己画史的归纳,最终总结于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任何探讨晚明绘画的著作,必定不脱董其昌;视董其昌为晚明最了不起的艺术家及画论家,此一观点自从董其昌所在的晚明时代起,以迄于今,一直甚少有人质疑,在此,本书也不准备提出任何疑问。第一章 的讨论结束于华亭派(或称松江派,董其昌即属此派)与吴(即苏州)派画家的分道扬镳——后者曾经擅场十六世纪画

本书特色

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山外山》讨论画作的方式,过分着重形式的分析,或者,在画家风格的渊源及其宗法的典范方面,着墨过多。不过,此一取径角度,绝非仅是我们今日先入为主的偏颇看法,而是我们根据画家个人在画上的题跋及著作得知,这些都是画家在当时所主要关切的课题。由晚明的画作中,探知画家创作的原意及情感寄托,我们不应仅以赏析为满足,同时也必得了解画家为创作所赋予的层层意念联想及内涵。

目录

三联简体版新序致中文读者英文原版序地图第一章 背景与课题第一节 晚明以前的绘画第二节 明人所写的艺术史第三节 课题与议论第四节 画史宗脉第五节 詹景凤的“两派”论第六节 董其昌的南北两宗论第七节 苏州派与松江派的对立第二章 晚明苏州大家第一节 张复与陈裸第二节 职业画家与业余画家第三节 李士达第四节 盛茂烨第五节 张宏实景画《华子冈图》《止园》图册来自欧洲之影响其才华与声名第六节 邵弥第三章 松江画家第一节 宋旭第二节 孙克弘第三节 赵左第四节 沈士充第五节 顾正谊与莫是龙:华亭派第四章 董其昌第一节 生平与事业笫二节早期作品:风格的诞生第三节 中期作品:别种风格秩序第四节 晚期作品第五节 集大成第六节 “仿”或创意性的摹仿:理论篇第七节 “仿”或创意性的摹仿:实践篇第八节 董其昌的绘画与晚明历史间的关系第五章 多重流派:业余文人画家第一节 董其昌的朋友及追随者顾懿德项圣谟卞文瑜第二节 画中九友:嘉定、武进、南京与安徽的画家.李流芳与程嘉燧安徽派绘画的肇始及其衍伸邹之麟与恽向第三节 明代之衰落:南北两京的士大夫画家方以智黄道周、倪元璐与杨文骢业余文人画对价值的看法,第一部分傅山第四节 北方画家与福建画家:北宋风格的复兴米万钟、王铎与戴明说业余文人画对价值的看法,第二部分张瑞图与王建章第六章 多重流派:几位职业大家第一节 吴彬与高阳第二节 蓝瑛与刘度第三节 陈洪绶及其山水画第四节 两位佚名画家与张积素第七章 人物画、写真与花鸟画第一节 曾鲸与晚明人物写照第二节 丁云鹏第三节 吴彬的道释画第四节 崔子忠第五节 陈洪绶及其人物画早年中年陈洪绶与通俗艺术?晚年陈洪绶的花鸟作品《画论》注释参考书目图版目录索引

节选

《山外山》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三种,探讨晚明绘画。晚明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巨变。由于朝廷体制的松动,文人思潮活泼、多元而富批判性,艺术家与政治的关系诡谲而复杂,各种景况造成了画坛空前的大震荡。通过《山外山》的带领,读者除了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画家及其令人震撼惊异的绘画图像(如:苏州大家、松江画家、董其昌、陈洪绶等),此外,也会发现并了解到:中国绘画到了晚明时期,无论在形式的发展、内涵与意义的丰富性以及实践上,都已经发展到了空前未有的复杂程度。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曾长期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和研究生院的教授,以及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他的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书籍,享有世界范围的学术声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