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阎崇年作品:明亡清兴六十年(1583-1644)(精装)

封面

作者:阎崇年

页数:572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75562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了明末清初六十年间的历史风云。作者对明朝和满洲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平行观察,力图总结明朝何以衰亡,满洲何以兴起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叙事手法上,以袁崇焕个人的命运起伏为推进情节发展的线索,又增加了其背后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既有可读性,又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从1583年到1644年,几股政治势力在中原舞台上你争我夺,“亲民学者”阎崇年为你讲述这60年来历史的血与火。本书不仅写了以明、清双方在辽东地区的一系列决定生死的大战,还写到了双方议和,写到明朝的朝政危机,宫廷三案,炽烈党争,并生动鲜活地勾勒出那个特定时代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画像……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构成了那个天崩地解、浓墨重彩的时代,通过解析这些人物和事件,作者为我们揭示出明朝何以衰亡、清朝何以兴盛的历史宝鉴。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研究清史、满学和北京史。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等;专著有《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森林帝国》《康熙大帝》《北京文化史》等。

本书特色

这是天崩地裂、改朝易代、浓墨重彩的六十年,明清之间生死对决,精彩博弈。这是让人热血沸腾、让个性表露无遗的舞台,努尔哈赤的坚毅,皇太极的进取,万历帝的怠惰,天启帝的庸顽,袁崇焕的忠烈,魏忠贤的奸诈,东林党人的绝望抗争,阉党群丑的擅作威福……这些人物,这些事件,述说着那个正邪对立、忠奸并陈的时代,见证着清之勃兴、明之将亡的历史大变局。

目录

第 一 讲 崇焕之死
一、平台落狱 002
二、惨遭磔死 005
三、旷世悲剧 007
第 二 讲 万历怠政
一、怠政前奏 012
二、怠政原因 015
三、怠政表现 020
第 三 讲 朝政危机
一、中枢瘫痪 026
二、财政枯竭 029
三、边务废弛 032
第 四 讲 成梁守辽
一、北边防务 038
二、遏制蒙古 040
三、打击海西 043
四、局中之局 045
第 五 讲 满洲源流
一、满洲源流 048
二、燎原星火 052
三、统一女真 055
第 六 讲 辽事初起
一、“七大恨”告天 060
二、初陷抚顺 063
三、再陷清河 065
第 七 讲 四路丧师
一、战前准备 070
二、四路大战 071
三、简要分析 076
第 八 讲 开铁失守
一、双方对策 080
二、开原失陷 082
三、铁岭陷落 085
第 九 讲 明宫三案
一、梃击案 090
二、红丸案 095
三、移宫案 097
第 十 讲 沈阳失陷
一、朝廷党争 102
二、政治变局 105
三、沈阳陷落 107
第 十 一 讲 辽阳陷落
一、辽阳激战 112
二、迁都辽阳 115
三、历史教训 118
第 十 二 讲 广宁迎降
一、经抚之争 122
二、西平激战 125
三、广宁迎降 127
第 十 三 讲 传首九边
一、三次赴辽 132
二、传首九边 136
三、廷弼之失 139
第 十 四 讲 英雄家世
一、少年传说 144
二、考取举人 145
三、金榜题名 148
第 十 五 讲 单骑阅塞
一、邵武知县 152
二、单骑阅塞 155
三、无局之局 159
第 十 六 讲 营筑宁远
一、越级奏告 162
二、营筑宁远 167
三、红夷大炮 170
第 十 七 讲 帝师督辽
一、帝师其人 174
二、巡关督辽 176
三、遭劾离职 182
第 十 八 讲 宁远大捷
一、独卧孤城 186
二、宁远激战 190
三、兵略分析 194
第 十 九 讲 觉华兵败
一、兵家要地 198
二、觉华之败 200
三、胜败兵略 202
第 二 十 讲 巡抚辽东
一、后金变局 208
二、双方议和 212
三、关锦防线 215

节选

《明亡清兴六十年》是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 · 教育频道(CCTV-10)《百家讲坛》主讲系列历史讲座 48 讲的讲稿。讲稿有四种稿本:一是文案稿,二是播出稿,三是录音稿,四是综合稿。本书就是取前三种稿本优长而成的综合稿,稍加润色,结集出版。全书讲述的时间跨度,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1644 年)福临定都北京,其间整整六十年。这六十年历史的特点是四个字—“明亡清兴”:乃胜乃败,斯兴斯亡;兴亦悲壮,亡亦悲壮。为什么呢?我想起了贤哲释迦牟尼。
释家三世的哲学是:要用三双眼睛看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智者的思维,也是贤者的思维。因为不了解过去,就不能科学地认知现在;而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科学地认知未来。历史学正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那么,中国历史的江河,源远流长,曲折回旋,日夜不息,奔腾向前,为什么要选取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来学习呢?
明亡清兴的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裂、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时代。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舞台上:格局,雄伟壮阔;人物,群星灿烂;事件,繁复跌宕;故事,生动有趣。人们都在表现,也都在表演:真与假、善与伪、美与丑,智与愚、勇与怯、廉与贪。明亡清兴的六十年,又是近世社会的缩影。凡是近世社会的重要元素—贫与富、夷与夏、官与民、中与西,都在这里展示;求民生、求自由、求平等、求民权,也都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明亡清兴的六十年,亦如《尚书 · 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是说人心不安、道心不明。正义者不安其死,不义者鸡犬升天。而治国平天下,应当明道安民,道明则民安,民安则国泰。
三百多年来,人们在思考:明朝何以亡?清朝何以兴?其道其理,亦显亦隐。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支军队、一个民族,其兴衰、其成败,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结论和答案、经验和教训、思考和启迪、聪明和智慧。所以,每位后来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国籍,都可以从明亡清兴六十年的历史中,学到宝贵的智慧并找到自己的影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阎崇年作品:明亡清兴六十年(1583-1644)(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