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聃 著
页数:33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7391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海洋文化与中斯方外交流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方外交流,突破以“史”为主要叙述脉络的局限,而以“方外交流一海洋人文”为研究主线。本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对两国方外文化交流做比较性研究;二是有意识地梳理海洋人文在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海洋人文精神”概括两国方外文化交流的特质。
作者简介
司聃,女,汉族,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宗教文学研究。相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优秀结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出版专著《苏轼的方外交游及诗歌研究》《苏轼》2部,编著《诗话故事·中国古代的诗书意趣》1部,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民族文学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发表多篇评论文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海洋与方外视角中的古代中斯交流分期研究
第一节 发轫期:两汉时期——番僧初人华
第二节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以方外文化为纽带
第三节 鼎盛期:唐宋——“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
第四节 蕴含衰落的平稳期:元明时期——官方交流与私人航行并存
第五节 式微期:清朝——海禁与殖民下方外交流的中断
第二章 近现代中斯方外交流研究
第一节 革新前的文化时局
第二节 中国的革新思潮
第三节 斯里兰卡:民族主义与现代复兴运动
第四节 中斯方外交流的复兴
第三章 当代中斯方外交流研究
第一节 学僧互换
第二节 外交初尝试——以联谊会为中心
第三节 圣物舍利联结的中斯方外交流
第四节 比丘尼戒律的传承与当代延续
第五节 方外之人研究——以法显、法舫为中心
第四章 古代中斯方外交流的海洋人文因素
第一节 海上交流路线
第二节 船舶制造工业及航海技术
第三节 海商群体
第四节 航海旅行者群体
第五节 斯里兰卡古史叙事与中国海客文学
第五章 中斯方外交流与海洋文化战略意义
第一节 晚清民初文学视域下的斯里兰卡海洋叙事
第二节 远东战争中锡兰海洋地缘价值的中国呈现
第三节 当代斯里兰卡的海洋战略位置及方外文化
第四节 以文化外交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结语
附录 大事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海洋与方外视角中的古代中斯交流分期研究
第一节 发轫期:两汉时期——番僧初人华
第二节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以方外文化为纽带
第三节 鼎盛期:唐宋——“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
第四节 蕴含衰落的平稳期:元明时期——官方交流与私人航行并存
第五节 式微期:清朝——海禁与殖民下方外交流的中断
第二章 近现代中斯方外交流研究
第一节 革新前的文化时局
第二节 中国的革新思潮
第三节 斯里兰卡:民族主义与现代复兴运动
第四节 中斯方外交流的复兴
第三章 当代中斯方外交流研究
第一节 学僧互换
第二节 外交初尝试——以联谊会为中心
第三节 圣物舍利联结的中斯方外交流
第四节 比丘尼戒律的传承与当代延续
第五节 方外之人研究——以法显、法舫为中心
第四章 古代中斯方外交流的海洋人文因素
第一节 海上交流路线
第二节 船舶制造工业及航海技术
第三节 海商群体
第四节 航海旅行者群体
第五节 斯里兰卡古史叙事与中国海客文学
第五章 中斯方外交流与海洋文化战略意义
第一节 晚清民初文学视域下的斯里兰卡海洋叙事
第二节 远东战争中锡兰海洋地缘价值的中国呈现
第三节 当代斯里兰卡的海洋战略位置及方外文化
第四节 以文化外交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结语
附录 大事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