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页数:246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12567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编的《中国外交与北京对外交流研究报告(2017)》中,“北京’老字号’的国际形象一一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2016年5月在北京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驻京外籍人士对北京的“中华老字号”的认知情况。“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城市外交”考察了东南亚城市外交发展的整体现状,以期为中国城市和地方政府在这一地区开展城市外交提供参考。“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城市外交策略研究”阐述了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功能,对城市外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归纳了城市外交的特点。“法律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从理论上对法律外交进行探讨,为北京和中国开展法律外交提供借鉴;对当前我国法律外交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本书稿由外交学院科研处处长夏莉萍教授策划、编辑和出版。
作者简介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是依托外交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2006年3月开始运行,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建设。
研究基地以促进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总体目标,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是依托外交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2006年3月开始运行,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建设。
研究基地以促进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总体目标,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是依托外交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2006年3月开始运行,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建设。
研究基地以促进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总体目标,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是依托外交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2006年3月开始运行,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建设。
研究基地以促进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总体目标,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是依托外交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2006年3月开始运行,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建设。
研究基地以促进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总体目标,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是依托外交学院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12月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成立,2006年3月开始运行,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建设。
研究基地以促进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总体目标,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本书特色
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基地以促进北京市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总体目标。基地研究人员紧紧围绕研究基地的中心任务展开研究。《中国外交与北京市对外交流研究报告2017》汇集了四篇优秀的基地课题研究成果。《北京“老字号”的国际形象—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2016年5月在北京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驻京外籍人士对北京的“中华老字号”的认知情况。调查发现,人际传播在受访者了解老字号的途径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中国人的推荐作用明显。调查也发现为数不少的受访者因偶遇而认识老字号,说明老字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受访者光临次数最多、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老字号具有一致性,而光临次数最多、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最位原因也几乎是相同的,即产品质量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考察了东南亚城市外交发展的整体现状,梳理该地区城市和地方政府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参与“跨国城市网络”的情况,分析东南亚城市外交活动的主要议题。
目录
北京“老字号”的国际形象——以问卷调查为基础
张翠珍 付韶军 /
研究报告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
査 雯 /
研究报告三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城市外交策略研究
熊 炜 黄书铭 余长征 /
研究报告四
法律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王 佳 严文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