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服务创新研究

封面

作者:王丹著

页数:138页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12806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高校发展的实际,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概述,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内涵与重要性、职能与特性;通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服务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力升级;研究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相关问题;从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招聘管理等方面探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探究如何建立健全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作用与任务、环境与原则、内容与程序;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高效与便捷,探讨如何建立一个面向对象的资源可共享的自助服务平台;以人才工作为重点,通过E-HR系统提供分类体系与服务。

作者简介

王丹,女,汉族,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云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5年8月至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处工作。

目录

第一章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简述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
第三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特性

第二章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服务建设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第二节 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第三节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第三章 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概述
第二节 高校教学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第三节 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第四章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概述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基本原则
第三节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法与要求
第四节 人才流动给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高校人力资源招聘管理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招聘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招聘流程与聘任制
第三节 高校人力资源招聘中的人才测评

第六章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思路
第三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要素
第四节 关键要素实施方案
第五节 运行环境与系统解决方案

第七章 高校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第二节 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第三节 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与原则
第四节 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第八章 面向对象的自助服务体验
第一节 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节 员工自助平台
第三节 人事干事自助平台
第四节 决策支持平台

第九章 高校E-HR系统的分类体系与服务
第一节 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人才队伍体系
第二节 高校多元化招聘人才
第三节 高校人事工作的源点
第四节 非事业编人员及其分类管理与服务
参考文献

节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服务创新研究》:  (一)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出现改变。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流程和任务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提高工作质量,符合时代发展特点。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能够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保证事业单位顺利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符合现代经济市场对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能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使用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安全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档案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退休工资核定等方面,在遗产继承、房屋产权公正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所以,随着人力资源档案的利用率提高,其也受到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高校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改善中。  1.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进一步发展,将学校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基础设施扩建等方面,对无收益的档案管理工作关注相对较少,干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缓慢。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分管领导等跟不上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对新理念理解不透彻,仍然采用旧思想、旧方法管理档案,只注重纸质档案,忽视电子档案,只注重实体管理,忽视软件技术。此外,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都加大了档案安全管理的风险。  2.档案安全管理专业实力不硬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掌握、软件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大部分人对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误解,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需专业技能、无需专业技术、无须参加培训,导致很多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与岗位不相适应,有些甚至是兼职人员在进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偏低、对档案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人员的流动性高等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其产生滞后性,无法适应新形势,提高了档案安全管理的风险。  3.档案安全管理硬件投入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向一定会发生转变,即从实体管理转变为信息管理和实体管理相融合。部分高校还未成立专门的档案馆,档案室库房就在办公室楼里,没有齐全的防火、防霉、防盗设备,有的甚至没有配备最基本的恒温、抽湿系统,更不用说配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费的投入影响着基础设施的完整性以及信息化程度,从而影响纸质档案的保存,而且容易造成电子档案泄露,以致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想把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都做好,就必须加大对档案安全管理的硬件投入。  (三)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策略  1.完善管理制度  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建设中,应完善管理制度,为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保障。通过对管理工作的完善与规范,可以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保证信息安全。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创新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确保工作顺利展开。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建立,可以提高管理质量,将复杂的工作内容简单化,体现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价值。此外,对档案使用制度进行完善,引导工作人员根据规章制度流程使用档案资料,避免出现档案信息流失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人力资源档案数据库,将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全部录入其中,这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最大价值。通过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人力资源档案使用率,有利于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  2.健全档案管理流程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将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应用其中,以此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首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与操作方法对工作开展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对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与操作过程严格管理,以此提高其工作意识,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其次,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传统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不高。为了促进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宣传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管理工作的价值。  3.加大资金投入  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从而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实施。通过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设备,推动信息化建设。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制度的管理,保证信息资源合理分配,提高信息化管理质量,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建立安全保护机制,避免出现信息泄漏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若无法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可以投入部分资金用作设备的维修与完善,替换落后的信息化设备,避免信息安全问题出现。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应明确信息化建设内容,提高资金使用率,防止出现资金浪费现象。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服务创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