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邢建榕著
页数:286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74165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p>
邢建榕
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长期从事
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和档案文献研
究。曾任《(档案与史学)》杂志主编。现
任上海市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上海市
档案史料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复旦大
学、华东师大、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
教授或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编、
译有《(上海不了情)》、《(民国文化人的
最后归宿)》、《(车影行踪)》、《(老上海珍
档秘闻)》、《(陈光甫日记)》、《(上海银行
家书信集)》、《(鲍威尔对华回忆录)》等,
另在《 史学月刊》《(
相关资料
插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上海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在棉纺织、缫丝、毛纺织、面粉、卷烟、造纸、火柴、制约、船舶修造和电业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进入30年代后,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经济中心,市场繁荣,工商业发达,集中了全国民族资本工业全部工厂的50%,全部资本额的40%,全部年产值的46%。进出口贸易已占中国的半壁江山,贸易量是广州的5倍。金融是百业之首,从上海金融业看,1937年上海共有54家银行的总行,128家分支行,不仅占据全国龙头老大的地位,而且称霸整个远东地区。总之,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有中国最为先进的市政管理模式,最为发达的工商都市经济,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上海城市近代化的标志,而且成为上海大都市生活的物质基础。有一首老歌叫《夜上海》,歌词是这样的:“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本书特色
《外国文化名人在上海1919-1937》为海派文化丛书之一。
目录
节选
《外国文化名人在上海1919-1937》内容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云际会,巨匠云集。1919年4月30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问上海,拉开了外国科学文化名人来访的序幕。之后,罗素、爱因斯坦、桑格夫人、泰戈尔、郎之万、萧伯纳、马可尼、卓别林、玻尔等人纷纷来中国访问,酿成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奇观。他们或着迷于东方的传统文化,或感兴趣于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或像杜威一样被中国弟子的热情所感染,因而受邀来华访问。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他们对中国的关怀、同情和支持,给大变动中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