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堂安梯田社会/中国百村调查丛书

封面

作者:曾芸//徐磊//宗世法//曹端波

页数:40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28024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家-村-国”关系下的村落共同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南地区一个侗族村落进行了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记录了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调适,村民生活形态的变化和行将消逝的农耕记忆。通过对堂安稻作水利系统与以“家”为基底的社会合作互嵌模式的研究,重新认识传统村落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从自在自然到城乡互嵌、农耕业态多维度更替中发现农业文化遗产与时代衔接的可能性,回应推动地方主体性成长、接续文明根脉的问题。

作者简介

曾 芸,贵州大学教授,理学博士,文化产业博士后。研究领域:乡村旅游、民族文化产业。
学术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培养项目1项,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多项文化产业规划,以及贵州省人大重要课题《贵州产业扶贫与社会建设研究》、贵州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世界银行评估项目《贵州省乡村旅游与社区发展》等。出版两本专著《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地区农村变迁研究》、《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合著出版了四本著作《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毕节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题研究》、《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第四只眼——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中期)“社区参与工作”评估以及重点社区基线调查》。
其他作者:徐 磊,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宗世法,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曹端波,湖南怀化学院教授。详细介绍略。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及过程

第二节前提性背景及研究主题界定

第三节研究视角转向及理论对话

第二章梯田农业与社会延续

第一节安居的抉择与“家业”继承

第二节梯田耕作与社会合作

第三节梯田生态系统及其在农户生计支持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梯田社会的物态标识及其文化意涵

第一节梯田社会的核心标识:鼓楼

第二节梯田社会的生活标识

第三节梯田社会的界分标识

本章小结

第四章梯田社会的人生仪礼与公共生活

第一节梯田社会的人生仪礼与社会互动

第二节梯田社会的公共生活与跨域联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梯田社会的精神世界及其多维价值

第一节祭萨与信仰发生学的梯田社会基础

第二节侗寨地方精英与平权社会

第三节“人观”多维拓展的意义建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梯田社会变迁与村民主体性的成长

第一节生态博物馆:堂安现代变迁的原点

第二节旅游开发:堂安现代变迁中的经济选择

第三节政府行动:堂安现代变迁中的组织治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旅游发展:堂安的经济转向

第一节堂安与现代旅游市场的初步接触

第二节堂安与现代旅游市场的全面互动

第三节堂安旅游再前行

本章小结

第八章堂安村民的生计结构转型与整合式发展

第一节堂安家户生计的结构安排

第二节返乡创业:堂安村民新的生计选择

第三节村庄生计结构的再整合及其问题

本章小结

第九章梯田社会与乡村振兴

第一节梯田社会系统理论的拓展空间

第二节梯田社会的合作基础与价值

第三节城乡融合视角下探寻接续根脉的路径

附录

附录一黎平县堂安村各组家庭土地情况统计

附录二2014~2018年黎平县发展旅游相关政策文件

附录三实地调查典型个案访谈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堂安梯田社会/中国百村调查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