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俊彪,郝国强,蒙秋月等著
页数:107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149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村与镇之间——广西南宁市江西镇扬美村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介绍了扬美古镇的历史发展进程,描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传统社会组织的变迁、婚姻与亲属关系的变化、风俗习惯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嬗变、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等地方社会生活内容。书中同时还探讨了国家权力对于当地族群关系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了扬美古镇社区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金竹彝村——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达腊屯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彝族达腊屯为调查点,对该村的自然环境、民族人口、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家庭婚姻、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介绍。《日久他乡是故乡——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为调查点,对该村的地理环境、民族人口、社会组织、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瑶山新视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长垌村调查报告》不仅仅专注于长垌屯茶山瑶的相关内容,而且涵盖了长垌屯以外的其他自然屯的盘瑶、山子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得调查报告更具体详实地反映出大瑶山的社会变迁。
作者简介
吕俊彪,广西陆川人,汉族,人类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部。
甘品元,壮族,广西宁明县人,双学位(文学、法学),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民族社会学。曾出版3部编著、公开发表20余篇论文。
郝国强,硕士,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
蒙秋月,汉族,广西柳州人,广西民族大学2009级研究生,研究专业方向:跨国民族学。
黄静,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学士,现在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民族学。研究方向为跨国民族。
罗柳宁,1977年8月12日生于广西邕宁县,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调研员、壮学部副主任。
本书特色
《在村与镇之间——广西南宁市江西镇扬美村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介绍了扬美古镇的历史发展进程,描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传统社会组织的变迁、婚姻与亲属关系的变化、风俗习惯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嬗变、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等地方社会生活内容。书中同时还探讨了国家权力对于当地族群关系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了扬美古镇社区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金竹彝村——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达腊屯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彝族达腊屯为调查点,对该村的自然环境、民族人口、社会组织、经济发展、家庭婚姻、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日久他乡是故乡——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调查报告》,本调查报告以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为调查点,对该村的地理环境、民族人口、社会组织、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瑶山新视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长垌村调查报告》不仅仅专注于长垌屯茶山瑶的相关内容,而且涵盖了长垌屯以外的其他自然屯的盘瑶、山子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得调查报告更具体详实地反映出大瑶山的社会变迁。
目录
序 言/1
第一章 亦村亦镇的扬美古镇/1一 作为城镇的扬美古镇/2二 作为村庄的扬美古镇/4三 扬美古镇的历史渊源/8四 扬美古镇的“政治身份”/12五 扬美古镇的经济地位/14
第二章 “讲平话”的扬美人/16一 扬美古镇的平话人/16二 扬美人的姓氏与人口/18三 扬美人的“祖籍”/21四 扬美人的“功名”/30
第三章 商人后裔的乡村生活/34一 扬美古镇的市场体系/34二 产业经济发展/36三 扬美人的经济生活/59
第四章 村镇秩序的守护者/74一 传统民间组织/74二 基层社会组织/81
第五章“族群孤岛”的婚姻与亲属关系/95一 婚姻制度与两性关系/95二 家庭结构与亲属关系/103
第六章 “名门之后”的习俗/109一 生活习俗/109二 节庆习俗/113三 人生礼仪/121
第七章 “富贵人家”的民间信仰/131一 民间信仰/131二 庙宇/133三 道公与“师傅佬”/142四 民间仪式活动/144
第八章 汉族“飞地”的族群与族群认同/151一 族群分布/151二 族群认同及其变迁/158三 族群关系的演变/168
第九章 “崇文尚武”之乡/172一 扬美人的教育/172二 扬美人的业余生活/183
第十章 千年古镇的“现代化”/192一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192二 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196三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198四 医疗事业与环境卫生/200
第十一章 “文化名镇”的梦想与现实/209一 社区发展的总体状况/209二 社区发展规划/213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17四 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21
附 件/228附件一 扬美小学校史(1924~1985)/228附件二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委会关于扬美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234附件三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大事记/239
参考文献/241
后 记/244
《金竹彝村》目录
序 言/1
第一章 基本情况/1第一节 自然资源/2第二节 建制沿革/12第三节 道路交通/14第四节 人口状况/16
第二章 农村基层组织/19第一节 历史沿革/20第二节 政权组织/21第三节 村务工作与规章制度/32
第三章 经济发展/48第一节 农业/48第二节 经济作物与养殖业/57第三节 旅游业/64第四节 商业经济/69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71第一节 婚姻/71第二节 家庭/83第三节 亲属关系/94
第五章 民族与宗教/97第一节 民族/97第二节 民俗/103第三节 宗教/128
第六章 教育卫生/141第一节 教育/141第二节 卫生/159第三节 文化/163
专题一 达腊白彝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初步研究/204
专题二 习惯法在达腊彝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214
专题三 达腊彝族跳公节的变迁/225
参考文献/234
后 记/236
《日久他乡是故乡》目录
序 言/1
第一章 京族地区概况/1第一节 自然概况/1第二节 历史沿革/5第三节 交通物流/12第四节 人口状况/14
第二章 政权建设/17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17第二节 工作制度及村规民约/28第三节 计生工作/36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1
第三章 经济发展/45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45第二节 万尾村经济发展历史回顾/47第三节 产业经济发展/50第四节 收入和消费/82第五节 公共设施/85第六节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87
第四章 社会发展/89第一节 社会结构/89第二节 婚姻/97第三节 家庭/102
第五章 科教文卫/118第一节 科学技术/118第二节 教育/126第三节 文化建设/142第四节 医疗卫生/148
第六章 民族与宗教/153第一节 民族/153第二节 宗教/159
第七章 风俗习惯/168第一节 服饰/168第二节 人生礼仪/171第三节 节日习俗/178第四节 饮食习俗/186
第八章 文化艺术/189第一节 语言文字/189第二节 民间文学/192第三节 民间曲艺/208
附 录/216专题一 万尾村旅游开发/216专题二 宗教信仰与宗教事务管理专题调研报告/224
后 记/234
《瑶山新视野》目录
序 言/1
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金秀瑶族自治县概况/1第二节 长垌乡及长垌村概况/7第三节 人口概况/11第四节 交通/19
第二章 政权建设/24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24第二节 村民自治/40第三节 法制建设/65
第三章 经济/67第一节 长垌乡经济概况/67第二节 农业/69第三节 种养经济/76第四节 商业/91第五节 乡村建设/100
第四章 社会发展/127第一节 社会保障/127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135第三节 生育/141
第五章 民族与宗教/155第一节 民族/155第二节 民间信仰/172
第六章 科教文卫/183第一节 学校教育/183第二节 家庭教育/195第三节 民间艺术/198第四节 科学技术/202第五节 乡村医疗/206
第七章 节日/221第一节 祭祖节日/221第二节 其他节日/225
附录一 长垌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策与建议/229
附录二 广西农村种养经济的困境与出路专题报告/233
附录三 长垌屯茶山瑶文化变迁调查研究/246
参考文献/258
后 记/259















